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汇总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中,体会作者对大柿子的喜爱、更深地体会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2、读中品悟,引领学生在想象中读,在比较中读,在画批后读,品悟词句所表达的物的特点及人物内心情感。
3、概括出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柿子的可爱之处和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悟、理解词句的内涵,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进入情境
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的土特产很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大柿子),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近他的家乡看一看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读中品悟、体会情感
(一)引起回忆,了解内容
出示:回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爱家乡的大柿子?
(柿子树开花、结果、丰收的景象很美。摘柿子、吃柿子的情景。)
板书:景象美摘吃
(二)精读批画,个性朗读
过渡:我们先跟作者去看看柿子树开花、结果、丰收的景象。也就是文章的第……
第二、三、四自然段(开花、坐果、丰收的景象)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每年六月,柿子树上开满黄灿灿的小花。那花儿小巧精致,犹如童话王国中的金色皇冠。
(1)边读边想象:金色皇冠什么样?(运用比喻写出柿子花的漂亮、精致。)
(2)欣赏柿子花图片
(3)带着感受再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比较出示
柿子花谢过不久,碧绿的树叶间一下子冒出许许多多青里透亮的小生命。
那些熟透的柿子,皮儿薄薄的,用舌头轻轻一舔就会破裂,甜滋滋的果汁沾满了嘴唇,细细品尝一下,那甜美的滋味不知道该怎样形容。
(1)出示描写坐果的语句,读一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此处不作答)
(2)出示描写熟透部分,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此处不作答)
(3)读这两句,朗读中比较、画批。
①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柿子?画横线。
②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圈词批注写在旁边。
③批注反馈。
④看图片,练习朗读。
⑤除了写出各自特点,还感受到了什么?读一读感受一下(喜爱)。
⑥再朗读,体会喜爱。
⑦总结写法:写事物、写特点,注入感情。
3、学习第四自然段。
田野里、山坡上到处可以看见缀满枝头的柿子。在秋日的阳光里,柿子闪闪发亮,令人馋涎欲滴。
(1)读句子,读出自己感受。
(2)个性情感朗读指导:教师抓住学生朗读中的动作、神态、语调的个性表现,采访朗读者。
(三)读思品悟,感受“快乐”
过渡:深秋时节里,那缀满枝头的大柿子,闪闪发亮,令人垂涎欲滴。这个时节里,小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摘柿子)
1、学习第五自然段(摘柿子时的快乐情景)。
(1)完整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想:描写了几个场景?从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树下侦察—高手爬树—喜摘果实。
快乐。
(2)树下侦察:个性朗读。怎么读就能体会到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3)高手爬树:①仔细读一读,感受到什么?(敏捷、熟练)
②哪些动作让你感受到高手动作敏捷?边读边想象他的动作。
③圈出描写动作的词语。看谁圈得准。反馈。
④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动作描写的形象、传神)。
⑤小结:通过连续动作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特点。
⑥我们再来感受爬树高手爬树时的样子。
出示填空。
这时,我们中的一个爬树高手已经()树底下,只见他双手()树干,两腿用力(),()起腰,两只脚往下用力一(),胳膊就向上()了一大截子。他犹如一只敏捷的小猴子,一会儿就()到了高高的树杈上。
⑦如果你就是爬树高手,此时会是什么心情?(快乐)。
(4)喜摘柿子:(指着填空题)看来,抓住人物连续动作的描写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现爬树高手爬树敏捷的特点和任务情感。下面我们再看喜摘柿子的情景,通过你的朗读,读出人物特点,体会内心情感。
(抓动作描写特点:熟练情感:喜爱)。
(5)归纳第五自然段主要内容。
①从树下侦察到高手爬树再到喜摘柿子这三个场景都展现了孩子们怎样的情感?(快乐)出示灯片。
②找一找,这个自然段哪句话概括出了孩子们快乐这一情感的?画双横线。
③读一读这句话,依据这一重点句概括这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④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个性展示。
例1:深秋时节,摘柿子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
例2: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在柿子成熟的季节摘柿子。
2、学习第六自然段。
从开花、结果、成熟,盼啊盼啊,经过一番“战斗”,终于把大柿子捧到了手心里,同学们,赶快和文中的孩子们去分享那胜利的果实吧。齐读
(四)回顾全文,情感升华
1、出示填空。
怀着无限喜悦的心情,我读完《我爱家乡的柿子》一文,当我从文中看到(),我深深地感受到……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感悟到的内容、情感进行填空)
2、教师引导:孩子们,你们深刻的.感受,都展示这一种情,那就是……
教师板书:爱
3、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三、模仿创作,发展能力
课文第五自然段,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孩子们摘柿子时快乐的情景。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活,说一句话,用连学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出示:写句子。
要求:联系生活体验,用连续动作描写写一句话,表现人物特点。
1、独立思考。
必要时教师可边演示边叙述教师习作内容。
如:进门后,老师面带笑容,环视四周,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讲台,轻轻地把书放下,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上课!”
2、动情口述:试着自己说一句话。
3、互评赏析: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景象美
我爱家乡的柿子 爱< ……此处隐藏3255个字……对二年级同学的实际,教学中不应出现关于句子成分等相关的述语。在完成教材中的题目的基础上,可视同学情况,完成下面的练习。
1、风把乌云吹走了。()被( )。
2、父亲把受伤的小鸟治好了。()被( )。
“读读背背”是读背《小花鹿》。这是一首充溢童趣的儿童诗,配图精美,形象可爱,可以先引导同学看图,激起同学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然后让同学自由朗读,在通过范读、指名读、评议、扮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同学读出情感,读出小花鹿的可爱。让同学觉得“我”就是淘气可爱的小花鹿,最后让同学熟读成诵。
语文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2.了解表示本课中词语构成方式,注意词语的积累。
教学重点在比较词语构成方式的过程中学习汉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比较词语构成方式的过程中学习汉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汉字的家园里,有许多有趣的词语,他们长得很像,但是含义却有很大区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几组词语。
二、学习生词,理解词语的不同
第一组:
1、出示第一个词语,齐读。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2、将这两个词语的调换顺序,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出新词的含义,并出两个字的顺序一旦调换,含义就会发生变化。
3、:这就是相同的字不同的顺序而产生的不同含义的词。
4、读一读其他的同类词语,说说这些字因为调序它们的含义发生了什么变化?
5、你还知道哪些同类词语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组:
1、师出“baochou”这个音节,请大家拼读,并写出词。
2、对于出现的两个不同的词语,老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这两个词语意思的差别。
3、用这两个词分别造句。
4、:这就是音同意思不同的词语。
5、再读一读下面的词语,体会写法和意思的不同,并想一想怎么区别这音同字不同的词语的用法。
二、指导写字
1、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导“套、稚、默、封”四个字。
2、教师在田字格里边板书边讲解笔画、笔顺、结构特点,领写字头,学生仿照板书在田字格上书写。
1、作业
写生字
把自己找到的音同意不同或者字的顺序不同意思不同的词语写在一张卡片上,比赛谁找得多。
板书设计:汉字家园2-2
词语卡片
语文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悟诗歌内容,知道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认5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感悟诗歌内容,知道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026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记得那些诗歌?说来听一听
二、新授
1、揭示课题后,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学生小组互读
3、教师要求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学生在一节一节的诗歌朗读中,教师及时进行生字的认识。
(教师讲解要求: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理解,让学生知道句词字的含义)
4、游戏识字
5、学生书写生字
三、小结
第二课时027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读文
齐读
分组读
分四人小组读
分男生女生读
二、引导思考(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应提出的问题)
思考题
1、学生说说自己对“时时刻刻”这一词的理解,再说
几个这样的词(aabb)
2从那儿可以看出“我”时时刻刻都在长?
3除了课文中列举的例子外,在什么地方你也在成长?
4、成长中你遇到哪些问题,哪些困难?你怎么面对?
5、成长除了指个子长高之外,还包括什么了?
教师小结:我们不管在哪儿,不管在干什么,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季节,不管你是否愿意,是否注意,都挡不住自己成长的脚步,所以对成长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你就必须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三、学生自由的进行朗读背诵。
10征友启事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会写8个字,会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4、通过区分两次的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进一步认识到只
有“求同存异”才会交到朋友,引导学生正确交往。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认14个字,会写8个字,会自主积累词语。
通过区分两次的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求同存异”才会交到朋友,引导学生正确交往。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028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的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10课——板书课题《征友启事》
读题认识“征”“启”字,学生读题质疑
1、什么是启事?
2、谁给谁写征友启事?等等。
二、学生自由读文
三、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后告诉老师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或者你还有哪些疑问,都可以说出来,提出来。学生积极发言)
四、解决问题
1、小牛为什么要征友?出示词语卡片“孤单”说话。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学会区分两个不同的启事,区分他们的不同之处。(教师分别出示两种不同的启示)
在读启示的过程中教师指导认识
朝夕相处耕田垂头丧气闷闷不乐
3、两种不同的启示分别有什么效果?
学生结合课文进行表演,表演中认识词语“猎狗”“马驹”
“学习”“兴高采烈”
五、有情朗读课文
六、小结
请你写一个征友启事,想象怎样写,能让你叫到更好的朋友。
第二课时029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齐读课文
二、游戏——寻找好朋友
方式:教师读出语声字有关的句子,学生在文章中找出来,并找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及要认识并要求会写的字。并及时指导朗读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