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4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读带有木字旁的字,引导学生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可以联系起来记。
2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主动识字的兴趣。
3、学会比较形近字,并能认真书写。
4 、通过读句子和朗诵古诗,达到巩固积累语言文字的目的。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利用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提高识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有趣的转盘游戏。(显示“木”)小朋友们认识这个字吗?
二、“我会认”出示转盘
过渡:听到同学们的回答,“木‘字的朋友也来了,你们瞧。(点出转盘)
A、你们认识吗?(引导学生自由认读)
B 、请3—4位同学大声认读。(注意读准字音)
C、学习小组开火车认读。
D 、这8个字里藏着一个秘密,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转盘上的8个字与木的关系)
E、为什么这些字里都有个“木”字呢?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如“机”,原来的意思是织布机,后沿用为机器。“休”,可以理解为人*在树旁休息。
F、做游戏“玩转盘”,猜字谜。
G 、课外延伸:除了老师带来的这些字以外,你还能想出哪些字是木字旁的呢?(想一想,找一找,记一记。)
三、“我会读”
1 、激趣导入;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有许多小朋友们常见的字。(点出“我会读”)
A 、小男孩在读什么?(出示电影院)你会读吗?你是怎么会读的?(引导学生说)
B 、引导学生观察:标牌大都挂在大门边或大门上,你们注意过吗?结合图,出示书中的6个标牌,学生自由读。
C 、出示6幅图,学生互相讨论,交流选出合适的标牌贴在图上。
2 、识字比赛。
在展示台上有很多标牌,请各小组的同学找到自己会认的字后,把它轻轻地摘下来,等一会儿介绍给大家。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以先问问同学或老师,再把它记下来。最后看哪个小组对的字最多。
A 、分小组活动,讨论,认字,摘卡片。
B 、活动交流
C 、教师抽查奖励
3 、引导学生发现识字发法。
A 、小朋友们会人这么多字,能不能告诉老师,平时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B 、原来,在商店的广告牌上,路标上,高楼大厦上,我们都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C 、模拟情境表演:现在我们在大街上,这位同学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做?
4 、巩固练习,做游戏“爬好汉坡”
A、每小组发一张空白山坡图,小组的每位同学都贴出几张自己准备的标牌,读一张上一级,看谁先爬到山顶,谁就是可以拿到山顶的“好汉旗”
B、各小组做游戏,教师巡视,检查。
四、扩展练习:
从家中的包装袋,废报纸或纸盒上找出汉字,剪贴到自己的识字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区分字形相近的字,力求书写美观、工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写一写
1 、出示生字。
A 、请小朋友们仔细比一比,这些排在一起的字有哪些地方不同,自己选择说一组。
B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教师巡视、参与。可以引导学生用猜字谜的形式说。如:多一笔:“十”字下面加一横“土”
“日”字里面多一横“目”“小‘字去钩多一撇“少”
变一笔:“天”的捺笔变弯钩“无”
“手”的竖钩变弯钩“毛”“田”上出头下弯钩“电”
写字。
A 、强调关键比画。
B 、注意强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
C 、请同学把自己感觉最满意的作品摆在实物投影下,让全班同学欣赏、评价。
二、我会读
1、出示三句话。
A 、看谁读得最认真,能发现这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
B、学生自由读,再同桌互相读。
2、教师抽查。
A、指名学生读。
B、这样的句子我们好象在哪里见到过,考考谁的记性好?(南瓜越老皮越黄)
C、扩展
加入几幅电脑动画,如:刮风的画面,风越来越大,小朋友的个子越长越高。夏天到了,越来越热。
三、读读背背
1 、激发背古诗的积极性。
过渡:同学们平时都很爱背古诗,现在就请把自己爱背的古诗展示给同学们,看看哪位同学记住得最多。
A 、学生自愿参与。
B 、背完后,评选出背古诗的小能手。
2、今天又要介绍一首新的古诗《锄禾》,一定有同学听到过这首古诗,会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
A、出示挂图,配乐,范读。
B 、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发跟读。
C、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把古诗读正确。(自己读,与同桌互读,4人小组和读)
D、教师抽查。
E 、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3、感悟诗意。
A 、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感悟做动作。
B 、学生做擦汗的动作,可以借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诗意。(天人、活重)
C、知道背诵,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避免拖腔拉调的齐读。
四、课后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看谁记得多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三个牧童把一口喷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十年后,通过他们自己的劳动,亲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说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2、学习本课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幸福在那里
幸福在对人类有益的活动中
工人、农民、医生、清洁工、建筑师等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小故事:《手尖上的幸福》
1、故事中的小女孩用一双孱弱的小手描画出了动人的幸福,生活中的你幸福吗?你有过幸福的感受吗?
2、你曾感受过怎样的幸福?
3、幸福在哪里?我们怎样能找到幸福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保加利亚埃林·彼林的童话故事,找寻其中的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入情入境,精读课文,领悟幸福的真谛。
(一)指读文章最后一部分----幸福就在于对人类有益的劳动中。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二)、三个孩子分手后,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1、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
为什么说他们的劳动是有益的?
2、出示智慧的女儿的话。
①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
②结合三个孩子的经历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3、分角色朗读此部分,感受三个青年的幸福经历。
四、在这之前,孩子们也做了好事,为什么就没有体会到幸福呢?
1、自读这部分内容:
读懂了什么?把读不懂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2、重点研读三个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三个牧童是怎样挖泉井的?
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划出文中的有关词语、语句。(愉快,高兴极了,心满意足)
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浑浊的泉水变成了清洁透明、清澈的、如同镜子一般的泉水)
3、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呢?从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寻答案。
①朗读孩子们说的话“我们把它弄干净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领会其中的意思。
②出示智慧女儿的话。
五、回归整体,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中,领悟到幸福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课文的后14个自然段向我们再现了十年后,他们再次相聚的经历,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从人物的话语中领悟幸福的真谛。
[点评:以上设计,紧紧围绕着孩子们十年前、十年后的生活经历,从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情中,引导学生明白“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层层深入,恰到好处。]
六、合作表演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说说你与家长交流的“幸福是什么?”
1、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2、爸爸妈妈眼中的幸福是什么?
儿女的长大
依据贴心的关怀
下班后我们送上的一杯热茶
我们优秀的学习成绩
3、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呢?
4、这些幸福是从何而来?
5、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谈感受。
举例:“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马克思”
“幸福要*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直入文章主要内容
学文后,让学生在共同经历着幸福的时刻,在共同的拥有中,细心地回味着“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从而,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的目的。
作业设计
1.规范地书写生字。
2.完成基础练习中的题目。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由谈话引入,激发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文章语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理解幸福的含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
3.能正确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第二自然段。
4.能观察实物说、写一段话。
5.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能观察实物说、写一段话。
教学用具:
大字课文、挂图、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6课时(包括说、写训练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给下列汉字注上拼音。
2.举例说明什么是拟人手法?
二、新授:
1.齐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a.指生读课文。
b.说说“小花鹿”是什么 ?
(“小花鹿”是一个泥制的储蓄罐。)
c.谁来说一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
(讲了“小花鹿”储蓄罐的来历。)
3.学习第二自然段。
a.快速默读课文。
b.这一自然段是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
(“小花鹿”真讨人喜爱。)
c.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小花鹿”的?
d.它是分几个部分来写的?
(写了“小花鹿”的耳朵、眼睛、嘴、身体、尾巴这几部分。)
e.作者是怎 样来介绍这几部分的呢?
(指学生读出描写“耳朵、眼睛、嘴、身体、尾巴”的句子。)
4.学习第三自然段。
a.指名读课文,并划出课文中讲“小花鹿”用处的句子。
(我不随便买零食吃,把省下的钱买许多我喜欢的书。)
b.思考下列句子:
①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
“吸引”是什么意思?哪些东西不吸引我了?为什么?
②“小花鹿”变得沉甸甸的了。
“沉甸甸”是什么意思?“小花鹿”怎么变得沉甸甸的了?
③你的功劳真不小啊!
“你”指谁?它有哪些“功劳”?
c.你读了这一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指生说。
三、总结:
同学们,以后也要把买零食的钱积攒下来,用来买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板书设计:
3.我的“小花鹿”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第一组同语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与眼睛有关;第三组词语都与冰有关;第四组词语与水有关。课本的最上部位有两个表,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日目”、“冫氵”的“实物——古文宇——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本义辨析形近偏旁。
【教学要求】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好习惯。
智育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日目”、“冫氵”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井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向称。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板书课题。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日字旁”、“目字旁”
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太阳出来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相机出示词卡:晴空]
2.春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温暖(nu9n)]
3.小姐姐在于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晾晒¨]
4.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相机出示词卡:眼睛、瞄准]
5.小哥哥站在山坡上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这叫什么?[出示词卡:眺望]
6.“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
五、教师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是什么偏旁?(日字旁)为什么都是日字旁?(“晴、暖、晾、晒”大都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是什么偏旁?(目字旁)为什么都是目字旁?(“眼、睛、瞄、眺”大都与眼睛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正音:”晒、准”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3.用“暖、眼、准”扩词。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和记忆“暖、准”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中书写时都应左窄右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有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渎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两点水”、“三点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冫”的古文字像什么?
(2)复习“两点水”。
教师范读带两点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氵”的古文字像什么?
(4)复习“三点水”。
师范读带二点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出示挂图,继续学习生字词
1.企鹅生活在南极,你们知道那儿的天气怎样?
2.从图上什么地方看出南极非常寒冷?
3.南京有一座大桥在全国都非常有名,这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你们知道长江大桥横跨在什么上面吗,[相机出示词卡:长江]
4.教师简单介绍长江:长江流经我国10个省区,
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
5.长江是我国第—大河,那我国第二大河是什么河呢?[出示词卡:黄河]教师简介“黄河”。
6.长江的水最后流人哪个海?教师简介“东海”。
五、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节课的生字,第一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两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冰冻、寒冷有关)第二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三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水有关)
六、学生自学本节课的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用“冷、冻、冰”扩词。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冻”的笔顺。
2.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词。
2.及时反馈。
二、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1)哪些词语与太阳有关?(读第一组词语)
(2)哪些词语与眼睛有关?(读第二组词语)
(3)哪些词语与冰有关?(读第三组词语)
(4)哪些词语与水有关?(读第四组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
1.做找朋友游戏。
2.教歇诀:
“目字旁表示眼睛,目字旁与太阳有关。瞄准射击要用眼睛,晾晒衣服要在晴天。”“三点水是水的变形,两点水与冰冻有关:江河湖海离不开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四、课内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3.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