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1-07 14:59:47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新词,掌握“唾”的写法,掌握“喱”在文中的读法,通过小资料了解蜥蜴。

2、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从老师的叙述和对话以及学生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等字里行间体会师生之间的爱和不舍。

3、指导朗读,提高朗读能力。

4、通过练笔,让学生表达出对母校、老师、同学们的真情。

教学重点: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从老师的叙述和对话以及学生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等字里行间体会师生之间的爱和不舍。

教学难点:

通过练笔,让学生表达出对母校、老师、同学们的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读有关离别的古诗。

2、再过一个多月,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你们将踏上新的路程,勇往直前、脚踏实地的去开辟自己的未来。你可曾想过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你将会做点什么?

3、学生畅所欲言。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莫斯卡了解他和学生们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和作者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提示: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读课文。

回答问题

3、检查自读情况

A熟读人名:乔万尼·莫斯卡

马蒂尼里,克利帕,安东尼里,马尼利,斯巴多尼

奇奥蒂尼,达尼埃里

B、生词:

害臊,抽噎,簇拥,腮帮子

搬弄是非,热泪盈眶,噙着泪水

烟消云散,衣冠不整,聊以。

C、我脸上还有黏糊糊的唾沫印儿哩。

指导“唾”的书写,“哩”的读法。

D、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我”的学生是一群怎样的孩子?

2、学生畅所欲言:调皮、捣乱、不好好学习、勇于认错、热爱老师……

3、从哪些语句让你们感受到这群学生是这样的?用直线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写批注。

4、小组交流。

5、汇报交流

过渡:可是,就在学校的最后一天,他们就要分别了,这群调皮的学生是怎么做的呢?(圈圈、画画)

6、生反馈:马蒂尼里噙着泪水朝我走来,其他的孩子跟在后面,把我团团围住。

奇奥蒂尼也是热泪盈眶。“没什么,老师,现在我这儿都长了个茧子了。”

“老师,”马蒂尼里抽噎着说,“那条蜥蜴是我放在你抽屉里的。”

于是,斯巴多尼鼓起挂着泪珠的腮帮子,发出那种古怪的声音。

7、指导体验马蒂尼里、奇奥蒂尼、斯巴多尼的感情,利用课件了解小资料中的蜥蜴,指导个别读。

8、指导围绕课题引读这四个句子,体验师生之间的爱和不舍之情。在学校的最后一天,马蒂尼里……在我当老师的最后一天,奇奥蒂尼也是……在我和孩子们相处的最后一天,马蒂尼里……在这座城市的最后一天,斯巴多尼……

小结:没有刻意的修饰,一切都是真心的流露,作者用真实的语言,表现了一群真实的孩子,真实的感情。(板书:用真实的语言,表现了真实的人,真实的感情)

9、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想象师生的不舍。“同学们,你看见什么了?”

课件:(下课铃声响起)

为什么平时听起来那么轻松、愉悦的下课铃声此时从院子里传来,穿过走廊,闯进教室,揪紧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呢?

以至于马蒂尼里跳起来,拥抱我,吻我的脸颊,在我脸上留下了唾沫印儿。他们抓住我的手,拉着我的上衣。达尼埃里把那几张瑞士邮票塞在我衣袋里,斯巴多尼把他的笔帽也塞给了我。

全班齐读,男生读,女生读。

为什么呢?(学生对老师的爱)

小结:几个动作,透露的是学生对老师那浓浓的爱意。指着板书,依然是真实的语言,表现了真实的人,真实的感情。

10、课文中处处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但又没有直接写出来。你能说一说吗?

指导读最后一段。体会双重否定的好处。

对,这种感情不直接写出来,就叫间接抒情,它也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

四、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群调皮可爱的学生,他们在学校的最后一天,与老师依依惜别,这份真挚的感情,这份纯真的师生之爱,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底。

这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学生送我情啊。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依据: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第一则)《期行》

二、教学目标: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2、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3、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

三、教学重点:1、个别重点词句的翻译。2、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难点:激励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和感悟文本。

五、教学方法:活动型阅读教学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讲故事:《狼来了》。

2、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3、引入:我们探讨一篇关于“诚信”话题的文章——《期行》。

(二)、学法引导: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三)、组织探究:

活动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1)互动求助,读准字音。

(2)合理停顿,读准节奏。

A、教师范读:(学生划停顿符号“/”)

B、分组朗读:(纠正其读音与停顿的不当之处)

C、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活动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1)生生互动,理解词句。

(2)整体理解:逐句理解,积累文言词语。

(3)梳理情节:

这是一篇文言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写了什么?

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高潮:元方反驳,无信无礼。

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

活动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1)小组 ……此处隐藏6709个字……哲学家孔子说“生无所息”。可见,无论东方哲学家还是西方哲学家,他们都一致认为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停下来。

4.“在我们……时代,不妨把‘生无所息’这句格言赋予崭新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崭新的含义”应是什么?

探究学习:为我们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只要还活着,就应该奋斗不已。

5.为什么说“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探究学习:对往事的回忆一方面是对历史的总结和借鉴,有利于让人看清现时,意识到当前的处境,才能更好地把握现时,展望未来;另一方面,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可以用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人们更好地认清和把握现时。对未来的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有对理想的追求才能激励人更好地把握现时,努力奋斗。反之,如果失去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反照现时的镜子,就难以看清当前的处境;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就没有了努力奋斗的动力,当然就难以把握现时了。

教后记:

1、划分层次应该利用好课文前面框题里的提示,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明白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了。

2、对第一部分的理解可以结合课后第一大题的解决同时进行。板书设计为:

爱因斯坦:人是社会的

雨果:人生是短暂的————共同点:

加谬:人生是辛苦的————忧郁、悲观

歌德:人生辛苦但无怨

康德:人生是不断的创造——共同点:人生=不断的工作、创造

孔子:生无所息

这是第一部分的板书设计。

3、第二部分

抓住文章的关键性标志性的句子。如“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至于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本质上也是幻想,也是梦”,“再让我们来谈谈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对现实的把握吧”等,就可以很容易的分清楚三部分的层次了。

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三个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作者倾向于哪个阶段?

作者倾向于“把握现实”。

那么,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与把握现实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问题,自然而然的引导学生去思考。

对往事的回忆对把握现实的意义:得到快乐,增强信心,瞻望未来,弥补不足。

憧憬未来对把握现实的意义:给人希望、信心、动机。

最后,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最后四段,明确作者的最终观点:只有珍惜、牢牢的把握现实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呼吁人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晨光。

3、练习设计:

做一个摘抄工作,摘抄人生格言警句。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亲人、爱同学,爱家,爱祖国,有奉献爱的愿望,体会幸福的核心是爱

2 识字24个;在生活中识字。

3 写字6个;注意笔顺:先撇后捺。

4 词、语、句练习句型: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5 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背诵。

6 口语交际按照简单的提纲介绍自己的家。

7 学法和习惯继续学习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亲请,体会亲人的爱,也准备付出自己的爱。同时渗透爱祖国,爱集体,爱动物的教育。

2 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难点:

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谈话、演示、创造性作业等。

教具准备:

字词卡,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谁来介绍一下在你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2 我们的好朋友冬冬也也有一个幸福的家,你们想不想到冬冬家去看一看?

3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冬冬的家。

4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

1 冬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看。

2 示图:你看到了谁?他们都在干什么?

三、初读课文。

1 听录音读。冬冬的家多么幸福啊,冬冬在这么温暖的家中幸福快乐的长大,你想听听冬冬是怎么说的吗?请听(出示录音)

2 自读课文。你们想不想也来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周围的小朋友。

(通过孩子们熟知的卡通人物冬冬来引出课文,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自读,在读的过程中,尊重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会读的字问周围的人,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

3 指名读文。其余同学当小小评论家,。

(通过让学生当小小评论家,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精力,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读课文)

四、游戏识字。

1 智慧树。

A 课文会读了。课文中的字大家都认识了吗?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老师这里有一棵智慧树,谁认识哪个字就来把智慧果摘下来在课文中贴上。

B 学生领读生字。

谁有好办法记住大字?

谁能用家组个词?

(学生有着个别差异性,要让那些早以会了的学生有施展的机会。在识字的过程中穿插组词练习及培养学生探究识字的习惯)

2 开火车读词。

3 找朋友识字。

请小朋友们拿出生字卡片,同位来做识字游戏。

全班检查。

4 故事中识字。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们,我们的好朋友冬冬要去知识王国探险,在通往知识王国的道路上,有许多艰难险阻,不过,只要我们拥有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到达知识王国。

在课件中出示:

1 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2 老师爱我,同学爱我,我也爱。

3 爱我,爱我,我也爱。

(通过课件,再次出示生字,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读生字,并且穿插练习并列复句,到达知识王国,使学生渴望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五、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 老师知道你们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非常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你想把自己对爸爸妈妈热爱的感情读出来吗?

2 自读。加动作背诵课文。

3 指名读。

4 小朋友们读的多好啊,谁想来把自己的家介绍给大家?

(加强学生对家庭的爱)

六、课外作业:

画一张全家福,明天的语文课把和父母在一起的最开心的时候介绍给大家。

(让学生自己绘制图画,把和父母在一起的最开心的时候介绍给大家,既注重与艺术科的交*整合,还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交际话题和具体真实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学语文,用语文。)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