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1-07 11:44:08
人教版语文教案15篇

人教版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语文教案1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第一个课时

一、看图引入:

1、同学们观看校园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说说自已的学校生活经及自已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借助图画读本课的词语,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3、检查读音,重点读准“琴”和多音字模。

4、同学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

三、看图读词。

1、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

2、哪些词语是图画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3、再次练读词语,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指导书写

1、同学们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2、教师范写,同学们临写:

胡:左高右低,左右宽乍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钢;金字旁的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第二个课时

一、复习字词

1、自已读词语,如有不会的可以向同学请教。

2、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

3、检查同学们认读词语的情况。

二、诵读词语

1、教师范读。

2、同学们评说老师的范读,教师提示从以下两个方面:要边读边想象,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要读出词语的韵律来。

3、同学们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指名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4、自主读后三行词语,边读边做动作体会。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同学们读后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

5、男女生比赛读。

三、指导写字。

1、同学们观察描红。

2、教师范写同学们临写。

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太长,竖弯钩要舒展开。

弹:左窄右宽,左右相等长。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扁一点,下面的人字要舒展开。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

四、读读说说

同学们先读一读课后的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比一比,谁说得好,说得多,从理解词语中积累词语。

五、实践拓展学校还有哪些活动?把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人教版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喜欢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在这节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人?结合低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力图给学生创造的读书实践的空间,以读代讲。让学生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积累语言。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文本中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膨胀”“歪七扭八”等词语的意思,激发学生想象,发展学生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具: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全文,整体感知;学习第1——3自然段。弄清莫格身体膨胀的原因,指导朗读;认识、读准生字字音,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喜欢看童话吗?说说你都看过哪些童话?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习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送生字宝宝回家,点人分段读课文,并正音。

5、读了课文,你觉得课文有意思吗?

6、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有意思?

7、相机引导,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猫、破、扭、扇”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教师区别“扇”,并范写,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喜欢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文,引入新课

1、(出示词语卡片:湍急、倾盆大雨、瞳睡、撑裂、膨胀、震惊)

师: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1——3自然段,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谁来给它们打打招呼。

2、指名学生读词语。

3、回忆课文的起因部分。是呀!莫格喝了主人喂的掺着酵母的牛奶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课文的4——6自然段。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4—第6自然段。边读边想:英格喝了主人喂的掺着酵母的牛奶后、会发生什么事?

2、学生读完课文后,同座交流。

三、感悟文本,读好课文

1、刚才老师看到许多同学都笑了,老师想问问:你们都笑什么?

2、指名说。

3、原来大家都觉得莫格喝了主人喂的掺着酵母的牛奶后,所发生的事情很有趣,所以不由自 ……此处隐藏19152个字……知识

3.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五、作业

1.理解、背诵并默写所学的诗歌。

2.借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歌并与所学的诗歌加以比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交流材料

互相交流查阅的有关唐代田园诗歌并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歌比较

(二)朗诵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

(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诗描写晚春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这首诗歌表现的乐趣在于自然景物。

(四)交流探究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前两句写了晚春江南农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确:典型的事物描绘。(金黄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麦花处处)

3.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

4.四句中写“蜻蜓虫夹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

明确;以动写静。

5.诗歌的写法

明确:(1)点面结合;(2)动静结合。

三、练习

1.朗读诗歌。

2.背诵并默写诗歌。

四、小结

1.诗歌的朗读。

2.诗歌内容的理解。

3.诗歌的写法。

五、作业

理解背诵默写两首诗歌。

人教版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词语,学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学习默读课文

3、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读14自然段,感受童话想象的奇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词语,学写4个生字

2、想象童话情境,感受童话的趣味和意味

教学准备:

CAI课件、词卡、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角色,入童话之境

1、介绍故事的主角:“莫格”和“琼斯太太”

2、教师语言描述,创设故事情境

3、板书课题

4、范写“猫”字,学生书空

5、齐读课题

二、情境识字,熟童话之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认读词语“酵母”,教师简要介绍酵母的作用

3、创设生字学习情境,认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①课件呈现面包房做面包的情境,直观感受酵母的作用,为后文学习作铺垫

②多种形式认读田字格里的生字,重点指导:“伞”、“扇”、“盆”和“扭”相机认读词语“歪七扭八”

③随机再读所有田字格里的生字

4、创设生字学习情境,认读双横线里的生字

①分组呈现生字,寻找认读规律

第一组“禁”、“镇”和“震”;

第二组“胀”和“倾”

第三组“斯”“喂”“绵”“驴”

第四组“裂”

②重点指导读好“禁”、“镇”和“震”的前鼻音出示词语“震惊”、“小镇”,引导学生区别同音字“镇”和“震”

③重点指导读好“胀”和“倾”的后鼻音出示词语“膨胀”“倾盆大雨”,在词语里强化读准字音,引导学生说出字形结构的特点

5、游戏中认读词语

①从“喷嚏”到“九个喷嚏”再到“一连打了九个喷嚏”,逐步突破学生认读的难点

②从“湍急”到“湍急的河水”,“课税”到“在火炉边打瞌睡”,指导词语连读,初步感知词义

三、趣读故事,觅童话之奇

1、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

2、学习第1自然段

创设情境,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

3、学习第2、3自然段

(1)情境描述,学生自由读第2、3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①抓住重点词“太淘气”,读好句子“一天,琼斯太太见莫格太淘气,就要它到外面去玩”

②通过展开想象和抓住“透”字,引导学生了解“淋得透湿”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好词语和句子

③通过听音直观感受和抓住“倾”字,引导学生了解“倾盆大雨”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好词语和句子

④通过动作演示,抓住“一连”和“九个”体会“一连打了九个喷嚏”,指导学生读好词语和句子

(3)学习第3自然段

①出示第3自然段,创设情境,教师补白琼斯太太给莫格喂掺着酵母的牛奶的原因

②播放第3自然段故事录音,引导学生听录音想象故事情境

(4)教师语言描述,小结2、3自然段内容,让学生感受莫格和琼斯太太亲密无间的关系

4、学习第4自然段

(1)情境描述,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

(2)学习第4自然段第一版块:

出示第一到第三句话,抓住“发起来了”和“身体胀得越来越大”等,通过问答式朗读练习,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3)学习第4自然段第二版块:

①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要求:划出写莫格被发起来的句子

②反馈交流,相机出示写莫格逐步变大的五个句子

A、抓住“一只绵羊”、“一头驴子”、“一匹拉车的马”、“一头大河马”等词语,引导学生感受莫格胀得越来越大的变化过程

通过播放“撑裂”图片,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莫格身体变化之神奇

B、抓住“起初”、“接着”、“后来”、“再后来”、“最后”等词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莫格身体胀得越来越大的变化顺序

通过摆放词语、复述句子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句子表达的有序

③播放莫格变大的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莫格奇特的变化过程

④配乐朗读写莫格被发起来的句子,强化感受

(4)创设情境,回扣句子:“酵母把莫格发起来啦!”

(5)配乐师生合作读第4自然段

四、识记生字,学写字之法

1、齐读田字格中的八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识记前面的四个生字:“猫、格、盆、伞”

3、指导书写

(1)提示写字要点

“猫”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

“盆”的上下两部分都要写得扁一点,下面的“皿”字底要写得托住上面的“分”字

4、学生练写这四个字,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五、留下悬念,延童话之乐

教师总结,拓展猜想

《人教版语文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