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美术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1【说教材】
1、教学内容分析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义。人类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又一个物质文明。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服饰艺术》是属于美术设计模块的课程,包括服饰艺术的基本知识、服饰美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服装设计的表现手法。服饰艺术,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本课通过对欣赏和设计服饰,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服饰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和近现代服饰艺术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思想情感。
(2)掌握服饰的搭配及色彩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服装画的设计手法,大胆尝试,设计一款有特色的服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学习服装艺术,增强学生对服饰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到亲手设计服装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对服饰设计艺术,特别是现代服饰艺术,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服饰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学生通过练习来表达自己的个性,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欣赏古现代服饰艺术,掌握服饰设计的手法,设计服装。
(2)引导学生对服装进行大胆的设计、制作。
4、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说学情】
1、教学对象:初二年学生
2、学情分析: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对设计这门课程接触不多,可能对服饰艺术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我在教学中手段尽量多样化。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或者欣赏一些时装表演视频。
【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讨论探究(自评)——知识扩展(服装画练习)——情感升华(爱生活、爱学校)———互动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说过程】:
一、新课程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服饰艺术。人们常说,衣食父母。这说明吃和穿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显现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品格、修养与个性。在古代就有很多关于服饰的讲法,象"佛靠金装,人靠衣裳"还有"人靠衣裳马靠鞍",都充分的体现了服饰的重要性。
视频导入:现在时装表演视频。(欣赏,感受时装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二、讲授新课程:
有人说:"服饰,是人体的又一层"皮肤",是流动着的"软"雕塑,是人的气质、个性、情调、风格的亮相,它是人对自身外在美的一种设计",那么,到底什么是服饰?服饰的内涵和外延究竟如何界定呢?
1、什么是服饰?(板书)
提出问题:什么是服饰,服饰的内涵和外延究竟如何界定?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2、中国古代服饰欣赏:(板书)
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穿着服装,不仅仅为了掩身护体及保暖,还要求它能够美化形象。正像郭沫若所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也就是说:服装是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还表现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风貌,反映人们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审美习惯等。
展示原始人、唐代、宋代、清代服饰的图片,学生猜想:这些服饰都是哪个朝代的?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服装的款式和色彩、帽子、鞋子、发型等方面入手,由学生观察,找出各种服饰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原始人服饰艺术欣赏
原始服饰根据出土的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想象复原的。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当时已经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
(学生分析原始人服饰的特点、用途,及装饰品的作用。)
(2)唐代服饰艺术欣赏
隋唐时期经济发达,比较开放,在服饰的特点上明显带有西域风格,妇女服饰讲究华丽,(对日本和服的影响)一般人是穿白色圆领的长裳,低下阶层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多为宽裳、长裙、披(指披在肩上的长围巾)发髻式样多样。唐代的女装,以红、紫、黄、绿最授欢迎。
(学生欣赏,分析:唐服饰艺术形成的原因?唐代服饰的特点?当时体现了怎么样的审美倾向?对后代服饰的影响)
(3)宋代服饰艺术欣赏
宋朝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但因经济发展不及唐朝繁盛,因此思想上又恢复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风格。宋代女装比较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不再艳丽奢华。男装多为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镶边,头上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学生比较分析:1、唐、宋代服饰的差异。2、差异形成的原因。3、宋代服饰艺术的艺术风格、色彩及款式。)
(4)清代服饰艺术欣赏
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期,清朝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
(1)长袍马褂:长袍马褂,早先是富贵人家才穿的服装,后来普遍了,变成全国的一般服饰。
(2)旗袍: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有了腰身,
(学生欣赏、分析:清服饰形成的原因;马褂的艺术风格、色彩、款式;旗袍的艺术风格、色彩、款式及影响。)
板书:
朝代
艺术风格
款式
色彩
原始社会
唐代
宋代
清代
3、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欣赏:(板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这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是 ……此处隐藏18134个字……立意、造型和笔墨表现进行分析。尝试表现从临摹开始,临摹学习适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避免了空洞的技法理论学习。围绕人物画的主题表现展开,通过作品提示,从提取素材、表现典型、环境渲染以及人物性格、内心世界的刻画等方面阐述了创作表现方法。
时间分配:课程导入5分钟,讲授10分钟,学生探究15分钟,即兴创作15分钟。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所有内容,恳请各位专家及评委老师对本节说课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14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心灵的关爱》,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心灵的关爱》是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课是以“设计·应用”为主的综合课。以系列贺卡的设计与制作为教学主体,着重引导学生珍视亲情、友情,关注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爱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突出以美术的方式,培养学生成为充满爱心的人。
2、教学目标 :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借助图形与相关文字,设计与制作精美的卡片,来表达一种对亲人、朋友、同学传达爱心的方式,本课重点引导学生把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同样形象与文字的几个不同版面处理,强化学生对卡片版式设计的处理能力。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卡片设计的规律性知识。提高学生对系列贺卡设计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卡片审美价值的本质认识、,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卡片系列化设计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技巧。
(2)能力目标:
A、能够设计并制作出一张较为精致的卡片,传达出一份真挚的爱心。
B、能够初步掌握卡片版式设计的要求与方法。
(3)发展目标:
3、能够设计制作出一组具有一定创意,并体现学生关爱他人的系列化卡片。
(4)情感目标:
A、能够灵活运用或借鉴已有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积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参与体现人文关怀的行动。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本课侧重于提高学生运用图文动手制作、设计精致卡片的能力。
(2)难点
如何构思立意,将图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设计出精美的系列化贺卡。
攻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一、运用手工绘画表现;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各种优秀卡片多层次的展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本课教学先从对亲情的关注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或许平时一度忽视了的亲情,唤起学生对爱的回报与表达之情。接着,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一份珍视的友情,引导学生好好珍惜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然后,在强调本课设计与制作精美的卡片是一种对亲人、朋友、同学传达爱心的表达方式与积极行动后,再进入到本课主体知识内容的学习。
通过交流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卡片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卡片的设计表现形式通常以文字、绘画、摄影、图案为主,结合图例讲解,提示学生每张卡片之间的图形设计与相关文字是难以分割统一的整体,将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加完整地展现设计创意,培养学生设计时的统一意识和全局观念。
三、说学法
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文字、图形元素进行卡片设计,在学生构思进入到体现真挚爱心的主题情感与卡片设计的独特表达有机结合的学习情境后,学生普遍会在创意表达上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障碍,需要一些知识上的帮助。比较集中在材料选择与运用、折叠方式及裁切、剪贴组合与粘贴、色彩的搭配与涂绘等方面。
教师此时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制作出一张精致的手工贺卡的制作过程。教师利用设问或选择的方式,可以更加迅速地与学生在制作要求上建立较为统一的标准。学生自己在探讨交流中总结获得的技巧与心得,往往可以更加直接指导自己的动手制作。。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关注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爱的情感——交流讨论————尝试设计——系列贺卡设计
互动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首先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从幸福的家庭照片导入,让学生谈谈父母、亲人、朋友,对自己的关爱和呵护,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或许平时一度忽视了的亲情,唤起学生对爱的回报与表达之情。接着,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一份珍视的友情,引导学生好好珍惜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然后再展示在洪水、地震等自然灾难降临时,身处逆境中人们的照片,对比中引出他们更需要得到心灵的关爱。点出课题,进入到本课主体知识内容的学习。强调本课设计与制作精美的卡片是一种对亲人、朋友、同学传达爱心的表达方式与积极行动。
2、分析讲解课文范画,感知课文
通过教材提供的卡片设计展开图片和版式设计的学习内容,展示同样形象与文字的几种不同版面处理方式的卡片,教师与学生一起,在互动中探讨教材上作品的成功之处,提高学生对卡片版式设计的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运用卡片的形式来表达同样的一份情感。
3、启发探究与表现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优秀卡片作品让学生欣赏分析,引导学生从一张卡片的设计思路出发,借鉴、发展原有设计。对教材提供的一组对应的图片范例,结合学生作业进行更加直观的探讨,利用图片或卡片实例,强调每张卡片之间的图形与相关文字是难以分割的整体。同时,引导学生把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讨论如何能够更加完整地展现设计创意。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不断调整、优化设计思路与制作技术,鼓励学生在互相学习借鉴的同时,注意追求表现方式和技巧的新颖与独特。
然后分组采用不同方法用简单的文字图形尝试先形设计一张卡片,再进行设计、制作系列化的卡片,这时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每组自评后将一张最好的作品上交,在屏幕上进行展示点评。这种让学生观察、发现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4、展示与评价
学生分组介绍本组最佳设计作品的特点,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之间探讨各组设计作品的特点与不足所在。
五、说板书设计 :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范画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