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本人觉得:运用本文来进行诚信教育不是最好。面对越来越现实、理性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诚信教育最好选择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直白深刻的名人名言、成语、寓言故事等,这些在中国便有很多。所以,本人想轻讲本文教材,重在诚信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四、教时安排:2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时目标:
学会生字词,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初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于刚才的疑问多读几遍。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试着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
(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细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讨论后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课文情感:
(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
(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6、朗读指导: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7、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教时
一、教时目标: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形式:开一个故事介绍会。
分页标题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四人小组内自由介绍故事内容,相互评议。
3、请学生自愿向全班同学介绍故事内容,然后集体评议。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将课文里的外部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语言的心理过程,而促进这一过程顺利进行的方式就是“读”。我非常重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努力在我的课堂里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课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篇写景的精读课文。写的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美丽而欢腾的景象,表现了作者赞美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宽阔胸怀。本篇课文有4个自然段,依据重点句和段的关系,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围绕重点句“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通过对野草、湖水、野花等事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静态的画面;第二部分围绕重点句“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通过对动物和人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动态的场景。动静有序,画面优美,生动感人,引人向往。
中年级重点是进行“段”的教学,本篇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其中一二自然段是总分关系,三四自然段也是总分关系。而第三自然段又是一个过渡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识。
2、学生情况分析
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喜欢阅读,但草原离学生生活很远,所以要根据课文引导学生想象,并结合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选用“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欣赏图片直观教学的方法,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思考。由于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朗读把大草原的美丽、神奇的感觉表达出来,并引导学生自学、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草原的美丽和欢腾。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想象理解句子意思。
3、培养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产生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激发情感,想象创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字词,学生认读:内蒙古铺满草滩欢腾矫健悠闲广阔
2、能用以上的几个词语说说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深入学习
(一)小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介绍了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个怎样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草原的广阔美丽,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同时提出阅读要求,用铅笔画出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广阔美丽?
同桌小声讨论后回答。(读书,理解,讨论,回答)
2、指名反馈,教师相机板书。
3、出示课件,对照品读课文中各种景物所对应的句子。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 ……此处隐藏2242个字……?我长得不够英俊、帅气,我没有动听的歌喉,也没有特别的才艺,教学基本功(普通话,书法,绘画等)素养也很差。我只能靠努力、思考,精心设计出精彩的课堂教学,并用幽默、智慧的语言,来博得学生的欢心,从而,渐渐地喜欢上我的语文课。
因此,我昨天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思考、设计,制成课件,并于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作为一个纯粹(不做班主任)的语文老师,用心的演绎。从课堂呈现来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渐渐接受我,喜欢我,爱上我的语文课。
一节课下来,我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
1、有个别学生朗读有问题,在初步朗读诗歌时,摇头晃脑,好似情感全投入进去。
2、多数学生倾听意识不强,当一学生在交流发言时,多数学生在交头接耳,漠不关心。
3、有可能自己长期教高段,语速较快,语句较丰富,甚至(对刚入三年级学生)有些生僻,个别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或听不太懂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
这些问题,我得想个法子,慢慢的改变。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一、说教材
《奇异的植物世界》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3篇课文。
这是一篇参观记,写小星和同学们在向导李叔叔的带领下参观植物园的过程,从中展现了一个奇异的植物世界。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大部分,是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其中第二部分,也就是2——7自然段描写的是整个参观过程,课文一步一景,一个自然段写看到的一种植物。通过小星的看、听、尝、摸、问和向导李叔叔的介绍写了每种植物的特点,充分展现了各种植物的奇异之处。课文脉络清晰,前后衔接自然,抒发了作者对奇异的植物世界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及作文学评的要求,
第二课时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到植物世界的奇异,加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习课文从几个方面把一层意思写具体的表达方法,了解“总分总”的构段方式。
3、基于对作文学评的理解,我将第三个教学目标定为: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充分利用眼、耳、口、鼻、手等感官去感知大自然,并努力将这种写作方法运用于自己的习作当中。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感官来感知大自然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是充分体会植物世界的奇异,激发探索植物世界奥秘的兴趣。
四、说教学教法。
本课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以“导——扶——放”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回顾,整体感知。1、师生共同书写课题(我板书,学生书空)2、出示本课要求掌握的字、词,让学生快速认读。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检查了学生对第一课时字词的掌握,又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打下了基础。3、提问复习: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会回答: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小星和同学们在李叔叔的带领下参观了植物园,看到了许多奇异的植物,感到植物世界的神奇这样)一件事。这一问题的设计,能够带领同学们对课文内容作整体把握。
(二)、精读课文,品学体味。
1、首先让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这段是全文的总起段,告诉我们小星和同学们在(板书)农艺师李叔叔的带领下去参观植物园。
2、提问:课文中哪几段对这些奇异的植物进行了描写?请快速的找出来!(学生会发现哈哈树带电花蜡烛树醉草捕蝇草水笛荷它们分别在第2—7自然段,而且是每一段只写)一种奇异的植物。
3、我用过渡语:李叔叔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植物,到底这些植物奇异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细心地找寻答案吧!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①这一段写了什么植物的什么特点?②作者是怎样感知到它的特点的?(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后回答这两个问题,我将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哈哈树……出笑声……听)“这儿明明没有别的接着指导学生读出哈哈树的奇异,用好奇、惊讶的语气,老师范读:游客,哪儿来的笑声呢?”指导李叔叔介绍要用平和亲切的语气,表现出长者的平易慈祥,循循善诱,充满智慧。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读文的情况进行指导学习找出植物的奇异的特点,又使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第三自然段默读第三段,猜一猜老师会问什么问题?(暗示同学们可看着板书,让学生猜到会问写)了哪种植物?什么特点?怎样感知的?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学生学习后,重点指导朗读:’他惊叫着把手“小星越看越喜欢,便伸手去摸……‘啊!”缩了回来,显得很紧张。(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小星的心情和他的情感变化。)帮助学生整理学法,我们是用通读全段——找准重点内容——体会特点——怎样感知——朗读感悟的方法学习的。
4、学生自学4—7段出示自学提示:文中各段分别写了那种植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感受到的?首先自主学习,圈出文中重点内容,再进行小组内合作交流。依据学生汇报适时板书。(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2、3段学习了学法的基础上,在自学提示的引导下自学,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办法解决问题,体现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5、学习第8自然段,体会作者感想听到哈哈树的笑声,触摸到带电的花朵,了解到能点亮的蜡烛树,品尝到酒味四溢的醉草,观察到本领强大的捕蝇草,听到清脆柔和的水笛荷发出的笛声。我们怎能不感慨:“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指导同学们读出惊讶,赞叹,激动的作者之情!(板书:奇异)
6、引导学生观察板书,体会作者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事物,让事物的特点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的这一写作方法,强调在平时的作文中一要充分利用眼耳口鼻手这五个作文好朋友。
7、通读全文,再次感受植物世界的奇异,用读来抒发自己的感受。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这篇课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异的植物世界,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奇异的植物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会走路的树,跳舞草,生石花,吃人树,大王花。同学们,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需要我们去了解,去探索。课后请同学们借助课外书,借助网络去了解更多的奇异的植物,了解大自然更多的奥秘!
六、说板书设计。
15、奇异的植物世界去参观(总起)哈哈树——出笑声——听
带电花——带微电——摸蜡烛树——能点亮——问(分述)醉草——含酒精——尝捕蝇草——吃虫子——看水笛荷——可发音——听奇异
(总结)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能向学生传递给清晰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的课文内容。
本课的板书设计突出两个特点:
1、将课文主要内容清晰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一目了然植物的特点及感知方法。
2、整体呈现“总……分……总”的构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