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好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年好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年好说课稿1一、说教材
1、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感受过新年的热烈气氛,通过演奏打击乐、舞狮子、花球舞来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让学生感受本土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2)通过游戏满足学生与他人沟通、协作与互动的愿望,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
(3)课堂中选用生活用品作为教学用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学会一物多用、变废为宝,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到知识,学会技能,还能够体验到快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2、认知目标:
(1)让学生感受三拍子节奏:1)x - -| x - -|
2)x x x| x x x |
(2)认识打击乐器锣、鼓,能听辨其声音。
从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听觉、节奏感和音乐感受能力。
2、 技能目标:
(1)精心设计的3个唱游活动:卡拉OK大赛、我是小乐手、舞狮表演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用三拍子节奏x x x| x x x |
演奏锣鼓,为歌曲《新年好》伴奏,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以及音乐技能的实操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气氛,愉快地演唱和表演歌曲《新年好》;
2、能听辨锣、鼓的声音,并且能为歌曲《新年好》伴奏。
教学难点:1、掌握三拍子x x x| x x x |的节奏;
2、演奏锣鼓为歌曲伴奏。
二、说学生情况
本班学生共6人,大部分的学生服从性都较好,唱游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学生能力差异较大。
其中A层**发音比较清晰,对音准、节奏掌握得比较好。肢体协调能力和表演能力较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可激发其创造力;B层嘉豪、家璇内向被动,语言表达较差,不能准确歌唱,只能跟着模唱。由于方言为粤语,他们需要重复提示或用粤语提示。C层佐森是脑瘫儿,不能准确发音,肢体协调能力差,而且调皮多动,捣乱课堂纪律,情绪比较难控制。
三、说教法方法
1、情景体现教学法:教室挂上灯笼、彩带、年画营造新年气氛,并为每位学生系上红绸带,让他们感受过年的愉快心情。
2、实物教学法:铜锣、小堂鼓、狮子头等实物作为唱游道具,让学生犹如亲临其境,增加教学趣味性。
3、多媒体教学法:VCR视频色彩鲜明、生动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其中,“舞狮子”录像,让学生看到舞狮子的威武神态,感受舞狮子的热闹情景,并能直接进行模仿,让课堂气氛更为活跃。
4、游戏教学法:由于智障儿童的思维长期处在直观形象阶段,为了使他们能够对抽象的歌词语词替换和节奏能更加容易地理解,采用游戏教学法不但让课堂气氛活跃,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感知与体验相结合: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感受再亲身体验。在认识打击乐时,先让学生听辨乐器声音,在学习演奏乐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教学目的。
6、比较法:在相对抽象的音乐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不但有利于教师讲课,而且便于学生接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教授三拍子时本人有效的运用了比较法。
7、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集体教学能让学生愉快的演唱《新年好》,感受三拍子以及认知听辨锣鼓。个别指导方法,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音乐节奏,唱游律动的个别辅导。
8、因材施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分为三个部分:
一、情景导入引情激趣
随歌曲《恭喜恭喜》律动进教室。
二、整体感知引导掌握
活动1:卡拉OK大赛
1、运用音乐和画面引导学生讲出过新年的习俗和各种活动。
2、每个同学系上红绸带,感受新年的喜庆气氛。
3、 演唱《新年好》
(1)学生愉快的齐唱。
(2)两人为一组,手执麦克风举行卡拉OK比赛。
(3) 卡拉OK 表演唱,教师打击乐伴奏。
活动2我是小乐手
1、认识打击乐器锣和鼓。
2、听辨锣和鼓的声音。
听辨游戏:听到锣声扮小乌龟蹲下,听到鼓声扮小白兔跳跳。
3、学习锣、鼓的演奏姿势。
锣X一一 鼓X X X
4、跟老师敲鼓:每个同学把小桶当作鼓,放在大腿敲
X X X X X X
鼓心 鼓边 鼓边 鼓心 鼓边 鼓边
5、为歌曲《新年好》伴奏。
(1)随音乐按节奏敲小鼓
(2)学生轮流上台当小鼓手。
活动3:狮子拜年
1、观看《舞狮表演》。
2、小桶当狮头,模仿舞狮动作。
3、每个同学轮流做狮头,随音乐《新年好》带领大家去拜年。
三、延伸拓展
舞花球随音乐律动出教室。
新年好说课稿2一、说教材
1、《新年好》是一首英国儿童歌曲,F大调,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曲调优美、流畅,表现了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欢乐歌舞,互相祝贺的愉快心情。
综合训练(一)是认识铃鼓并掌握其演奏方法;(三)让学生按节拍用踏脚、拍手、等方法为《新年好》伴奏。(四)是用铃鼓、碰钟为歌曲伴奏。
2、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新年好》。
(2)、认识铃鼓,掌握其演奏方法,并会使用其为歌曲伴奏;进行创编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
(1)、学习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具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4、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节奏,用各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二、说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主动积极地学习。要使学生学得主动,必须靠教师的启发、指导,“ ……此处隐藏1002个字……,我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这些探究活动中得到学习、体验、领悟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上课开始,先播放能够表现新年的音乐动画,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动画片表现的是什么节日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主题《新年好》
[这一设计是从孩子最喜爱的动画导入,激发兴趣,渲染气氛,很轻松自然地把学生带进课堂教学]
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活动进行教学,完成这一堂课。
活动一:通过让学生观察日历、看日历、说日历的活动,了解新年知识。让学生明确新年就是元旦,也就是1月1日世界同乐的日子,并抓住时机,帮助学生弄清春节和新年的区别。
[这一设计是从学生熟悉的日历着手,形象、直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活动二:师生共同交流迎新年的活动,体会节日的热烈和美好。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新年的图片资料,回顾自己在幼儿园或家里迎新年的方式,说出自己的体会;接着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国内外新年的庆祝方式,加深学生对新年的认识和印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示自己收集的贺卡,并说出收到贺卡时的心情,老师也展示手中的贺卡,体会贺卡的作用意义,激发学生自制贺卡的渴望,为下一个活动作好铺垫。
[这一活动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相一致]
活动三:自制贺卡,培养能力,学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礼物,表达情感。在这个环节里,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明白自制贺卡的好处;指导学生构思和书写祝福语;指导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在学生动手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提出表扬,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配乐营造气氛,让孩子们在欢快的环境中动手动脑,自主完成小制作。
[这一设计目的是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发掘学生的智慧,同时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这也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活动四:现场交流,发展学生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完成自制贺卡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同学之间互相传看贺卡,接着教师播放《新年好》的歌曲,并让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现场互相赠送贺卡,并引导学生注意礼仪,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交往的乐趣。
[这一设计的目的是用音乐烘托气氛,通过孩子的自身体验,使儿童形成对集体的热爱]
新年好说课稿4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音乐第一册第八单元《新年好》第二课时,我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精心设计了本课的教案与大家共同探讨。我是按下面七个方面进行的:
说教材,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课后反思。
一、说教材
《新年好》 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这首歌是一首流行全世界、家喻户晓、深受欢迎的英国儿童歌曲。3/4拍、F大调,曲调优美、流畅,歌词质朴亲切,能将人们带入互相祝贺新年的欢乐情景中,进而表现人们载歌载舞互相祝贺、轻松而愉快的心情。
二、说目标
1、认知目标:运用亲切、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新年好》,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
2、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感受、听辨已经学过的打击乐器的音色与节奏的能力,并能用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情感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体验过新年、合作学习的愉快。学会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世界的音乐文化。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说重、难点
重点是:能以体验的方法、自主探究的方式,学唱歌曲《 新年好》,能主动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难点是:听辨节奏,用各种方式为三拍子的歌曲伴奏。
四、说教法
我在本课中的教学方法是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讨论法、学科综合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根据低年级的音乐教学特点注重兴趣的激发,通过“演一演、猜一猜”的游戏、运用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参与开放、互动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 五、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 :通过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造、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说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把它分为六部分,分别是:
课前准备、 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视听结合 整体感知 、合作学习 体验创新、 拓展延伸 资源共享、课堂小节 律动出室。
(一)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电子琴一台和打击乐器一批。
(二)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让学生听歌曲《过新年》在教室律动。
这时老师提问:有一个节日,全家人聚在一起,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走亲戚,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生:过新年。
教师再以情景导入,用多媒体引入课题,播放《新年好》课件。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
1、实施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2、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氛围,视听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共鸣。
(三)视听结合 整体感知
1、首先欣赏课件中的《新年好》,在聆听音乐时要求学生即兴的做律动,让学生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
2、节奏练习。
引导学生采用第一拍拍手,第二拍和第三拍双手交*拍肩膀的方法,让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突破难点后,再按节奏朗读歌词。
3、哼唱旋律。
用“唻”音模唱歌曲的旋律。
4、学生轻声随琴唱歌词。
5、全体师生边唱边用3/4拍肢体动作伴奏演唱全歌。
6、歌曲接龙游戏。 开始是教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然后是学生之间互动。
7、歌曲处理:引导学生运用亲切甜美的声音演唱并且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
1、“唱节奏”和“拍节奏”,能把枯燥的节奏练习变得“有声有色”。
2、歌曲接龙游戏 使师生、学生之间互动,降低教学难度,激发了学生参
与学习的热情。
(四)合作学习 体验创新
1、猜谜语:
(1)一对小酒杯,好象小姐妹,一碰就唱歌,“叮咚”声音脆。 (碰钟)
(2)是鱼不下水,总是张着嘴,要它嘣蹦响, 敲头不敲尾。 (木鱼)
2、合作创编:
以自由组合的形式将学生分成三个组。一组讨论创编一首新歌词,用原曲新词演唱。如:“儿童节好 呀”。二组讨论打击乐器用什么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三组讨论自编动作进行伴舞。然后分小组表演并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是师生集体表演,从而掀起本课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