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说课稿

时间:2023-02-19 01:55:32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10篇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皇帝的新装》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1

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现在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来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皇帝的新装》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26课。

这个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诗歌、神话、寓言故事。这些文学作品的共同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本文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当众出丑的故事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丑行。无论是作者扣人心弦的叙述,还是那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都将使学生增加阅读兴趣去体悟,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理想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语言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好教材。

2、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把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特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童话的讽刺意义。

(2)能够复述、分角色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3)了解童话想象夸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述、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揭露封建统治阶级荒淫奢侈、骄横愚蠢的反动本质,启发同学们要敢于说真话,做正直、无私的人。

3、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领会主旨的深刻内涵,复述课文,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根据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主要是:对童话主旨和借助想象、夸张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二、说学情

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对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

1、学生刚刚涉及“童话”,要精确地介绍这种文学体裁知识,要求学生自己了解一些安徒生在这一领域的成就。

2、这种情节曲折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童话的讽刺意义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教师应适当点拨,使之对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说教法

在教法选择上要以“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学生”的原则,选择能使每个学生自主去学习的教法。因此,我围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贯穿教学过程,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

(1)朗读分析法:课上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一是让大家感受课文情节以及人物的说话语气、心理,二是边听边想问题,一举两得。

(2)讨论探究法:针对课文中的某些问题给同学们设置了讨论的机会,让同学们合作体会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快乐,也能活跃课堂氛围,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

四、说学法

注重培养学生感受、表达、自学、归纳、探究、表演等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用心体会、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共同探讨等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具体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整体教学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及心理特点,我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全过程,安排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动画片段,将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来到童话屋

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谈一谈对童话的认识,说一说对安徒生的了解,在学生回答补充之后,教师投影出示作者,作品及文体知识简介。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学生了解童话,积累文学知识而设计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作者:安徒生(1805-1875)全名: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体裁: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它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

(三)听录音,回答问题

接下来,请同学们边看课文边听录音,注意课文中的新字、词,读完全文,可提出问题: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是新装。

进一步追问,全文是怎样围绕“新装”展开的?

明确: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开头有引子,结尾有尾声。请围绕“新装”这一线索梳理本文结构层次,并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

结合刚才所作的标住,可以总结出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议新装(教师板书)

通过这些训练,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四)颁奖仪式

童话的一个特点就是:富有想象,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评论家,给课文中的人物颁个奖。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想一想,议一议”下面的问题:

谁最是可笑的?谁是最可恨的?谁是最卑鄙的?谁又是最可爱的?(找出证据来)

最可笑者皇帝: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虚伪

最可恨者骗子:狡猾伪善

最卑鄙者大臣:虚伪愚昧、阿(ē)谀(yú)奉承、自私

最可爱者孩子:纯洁天真、无私无畏、直言不讳

(五)合作探讨,强化认识

为了让教学能向纵深发展,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就事论事上,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 ……此处隐藏12244个字……是让大家感受课文情节以及人物的说话语气,备表演之需,二是边听边想问题,一举两得。

2.讨论法:课文中的某些问题我给大家设置了讨论的机会,让同学们合作体会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快乐,也能活跃了课堂氛围。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

3.演示法:这节课我还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电影动画片段,以使大家复述课文时既能调动学生学

习情绪,又是很好的复述材料,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使大家感受到童话的魅力。

4.讲故事法:在复述课文时其它已经贯穿了老师的讲和大家的讲,使大家能在故事中学习知识。

四、说学法

实现教学统一,使学生能主动活泼,自主主动学习是实现教学效果的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指导学生感受、表达、自学、归纳、探究、表演等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用心体会、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共同探讨等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讨,激发学生积极性,尽量启发学生“自己想”、“自己试”、“自己说”、“自己找”、“自己演”与他人讨论合作,从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及心理特点,我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全过程,安排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出课题

导语不应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来,我是以问题的形式这样来导入的:

说起童话,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郑渊洁、安徒生、格林等等)看来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了,你们喜欢吗?(喜欢)在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哪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好,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的作品,我想大家也喜欢[接着出示课题:皇帝的新装安徒生图片(1)]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复述

我先让大家把收集到的安徒生的资料进行交流

[老师出示图片(2)]

让同学们对作者有一定了解后,接着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老师出示图片(3)]

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为这篇童话加一个副标题——一个怎样的皇帝

[出示图片(4)皇帝的新装一个——的皇帝]

接着我让同学们讨论发言,说出原因,让大家在听中,讨论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皇帝有一定的认识后,我便出示了图片(5)[出示]

再次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给课文分段,从而又一次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这时,我就请同学们合上课本,根据我下面出示的图片复述课文了。我出示四张图片,[出示图片(6)]让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复述,然后找一个同学复述第四图片给大家听。这样的“再创造性”复述,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学生也保持了兴趣并推进了第三环节的进行。

(三)观看动画影片,大家模仿表演。

为了让大家能再次理解课文,感受童话的大胆想象和夸张,我播放了最后一部分——展新装。这样的影片放映是很好地利用了多媒体的条件,给学生创设了感性认识的丰富空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丰富本节课的内容,更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模仿空间。由于影片的人物栩栩如生,假恶丑,真善美体现得淋漓尽致,更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贯穿于此过程,使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体会到童话作品的生命力。

接着让大家结合课文进行情景表演

角色:皇帝、小孩、爸爸、百姓

要求:抓住人物性格、神态、语言、表情自然

(四)、作业:不改变本文原意,发挥大胆的想象,给原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六、自我评估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施教之功在于点拨、引导、启发、这节课我将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尊重他们,鼓励他们,完成教学任务的“文”与“道”,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得到能力训练,陶冶心灵。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皇帝的新装》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以及形象的语言塑造了一群骄奢淫逸、昏庸愚蠢、虚伪的统治阶级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生活。《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故事,它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动人的叙述都将使学生增加阅读兴趣去体悟。

二、说学情

这则童话故事寄寓着安徒生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的深深谴责和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这节课主要培养学生感知理解诙谐中寄寓着严肃的主题,催促我们去思考人性中那份脆弱的、易受社会浸染的纯美,如诚信、无私,该怎样去呵护、去坚持,让心灵家园永远烂漫、秀美。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这是需要学生深层体会的。愿这不会只是善良的翘盼。

三、说目标

(1)能够掌握童话的有关知识,理解童话的夸张和想象的特点。

(2)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体会本文经典的语言和心理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3)能够认识到世故世态下的人性弱点,培养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品质。

(4)对童话主旨和借助想象、夸张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四、说教法

(1)朗读法:

在感知课文内容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讨论法:

解读设疑,鼓励学生质疑,组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深入品评童话故事。

(3)探究拓展法:

如故事情节的增补训练,改编剧本。

五、说教学

本课设计遵循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一、复习导入

二、整体感知。

1、请学生角色扮演

2、梳理文章过程

此环节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进行朗读交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达到生生互动。

三、品析挖掘

这部分分为三个小块。

1、探寻人心,初步探索人心

2、走进人心,小组讨论学习

3、以读解心,反复朗读品味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充分体现了小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为主导,生为主体。

四、小结

5、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故事。

六、课堂小结

希望大家永葆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摒弃自私虚伪,敢于说真话,说实话。

六、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皇帝(受)

织工(行)骗百姓(传)

大臣、官员、骑士等(助)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