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说课稿

时间:2023-01-07 21:32:21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说课稿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语文第四册的第21课,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全诗共5小节,第一节写夏天这位小姐姐问我在夏天想变点儿什么;二、三、四小节分别写我在另人神往的夏天想变成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和大大的荷叶;第五小节写我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诗歌蕴含丰富,引人遐想。

2、教材、学生分析

本篇是诗歌,语言浅近明快,亲切生动,富有儿童情趣,课文还配有精美的插图,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从而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感受到亲近融入大自然的愉快。二年级学生能读懂浅近的诗歌,而且向往美好的意境,教学时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借图文发挥想象,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大自然的愉快。

4、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展开合理想象,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到亲近大自然的愉快,第5小节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让学生感悟荷叶给自己给鱼儿、雨点、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所以我是想,而且是真想变成这大大的荷叶。

二、说教法、学法

本篇是诗歌,更要多读,读中思考,读中体会,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不过分强调朗读技巧,而是要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感受读出来,出自内心,溢于言表,于无形中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到了亲近大自然的愉快。老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入文入情入境,从而收到效果。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2教时,第1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语文基础知识字音、词意要牢固掌握、理解,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另外,还要学会生字,指导书写生字。第2课时的教学主要环节: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课件出示生词,复习导入。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一共有五个小节,其中夏天小姐姐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哪一个小节?我们一起读一读(齐读第一小节)回答部分有四个小节,你们喜欢读哪个小节呢?自由练读。

(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悟中再读

1、学习第二小节。

指名读(好生:我喜欢读第二小节)。:如果你是那条小鱼,你会觉得怎么样?如果你就是那透明的雨滴,睡在绿叶上,你有什么感觉?能不能通过读读出你们的感觉。

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认识什么东西也是透明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词语的教学不能机械理解,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还见过什么东西也是透明的,从而理解“透明”这个词]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一生读(我喜欢读第三小节)其他生,你好像看到什么或者听到什么?假如这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如果你就是那只蝴蝶,你会怎么做。能不能用动作告诉大家。(一生在教室里飞舞),谁还愿意做那只蝴蝶,就一起穿梭吧。可爱的蝴蝶们,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能不能通过读读出它们的快乐、自在。

[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闭上眼睛边听边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再创设情境让学生做动作理解“穿梭”]

3、学习第四小节。

夏天迷人的东西真是太多了,我又想变成什么?引读第四小节,齐读。

(课件出示夏夜的画面)瞧,晴朗的夏夜里,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眼,好象在对我们微笑,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多美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齐读,小组合作读: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最后,我看见什么?(生接读:最后,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4、学习第五小节。

过渡:多美的夜空啊。为什么当“我看见荷塘”时,又“真想变成荷叶”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小节,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点拨:为什么把“荷叶”比作“一柄大伞”?你们见过荷塘里的荷叶吗?它是什么样的,谁来说一说?

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像一柄大伞吗?那是为什么?读一读最后四行诗。

它们的快乐是谁带来的?(荷叶)荷叶还给谁带来欢乐?能不能象课文这样说:出示句子,说话训练:xxxxxx来了,在荷叶上xxxxxx。

荷叶给这么多的小精灵带来了欢乐,所以当看到那小小的荷塘时,我(生接: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真是太伟大了,让我们一块来欣赏欣赏。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觉得快乐吗?让我们带上这种心情读一读全文。这么美的诗,想想把它背下来。喜欢哪个小节就试着背背。

如果,夏天小姐姐问你们想变成什么,你们会怎么说?我们来作作小诗人。

出示:我想变xxx。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说课稿2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诗歌以“我想变”的句式,充分体现了孩子眼中,心中的夏天。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变成各种夏天里的事物,最后当他看到小小的荷塘时却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体会荷叶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觉得快乐的感受。这个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基础上学会给别人带来快乐。

在教学“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一段时,我先出示小鱼在水中游玩图,接着让学生想象成自己就是小鱼,看到这条小河想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说:“小河里的水真清呀!”有的说:“小河里的水真清呀,清的能看见河底的水草和鹅卵石。”还有的说:“小河的水真绿,真美,我想在这儿安家。”然后让学生再去找文中也形容这河水的词语,这样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清凌凌”。又例如在理解“穿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出示蝴蝶在花中飞的图片(不动),接着问学生:“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蝴蝶,你最想做什么?”有学生说:“在花丛中采花粉。”有的说:“在花丛中自由地飞来飞去,翩翩起舞。”等学生说完这一些,我就点击图片,出现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情景,学生一目了然地找到了相应的词语“穿梭”,无须老师作更多的解释。

课后和王老师的交流中,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1、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激活学生思维。

< ……此处隐藏11771个字……/p>

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悟,悟中读。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二、说教学理念和方法

(一)教学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而感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心理能力。通过阅读来感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感悟是学生个性化的心理体验,教学中坚持三个“为主”: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以自学为主。

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反映阅读教学中基本规律,强调学生独立的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感悟的核心是理解,教学中注重阅读双向心理过程的运用。师生互动能引发学生形成愤悱和智力激荡,势必激发灵感,启迪心智,加速催化阅读感悟。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文本为中介,让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特点增强阅读的兴趣,向往美好的情境。

(二)教学方法

1、以读代讲,品读感悟法

依据阅读教学特点和低年级学生阅读的认知规律,这节课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以读代讲,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文本读正确,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有机渗透人文教育。

2、情境教学法

如教学第二小节时,我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是那条游入清凌凌小河的小鱼,你会觉得怎么样?如果你就是那透明的雨滴,睡在绿叶上,你又有什么感觉?你有什么感觉就读出什么感觉。学生通过读读出了自己的体验。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还认识什么东西也是透明的,从而理解“透明”。又如教学第三小节时,我注重激活学生思维,一生自选第三小节读,这时我创设情境:

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展开想象:你好像看到什么或者听到什么?假如这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如果你就是那只蝴蝶,你会怎么做。能不能用动作告诉大家。(一生在教室里飞舞),谁还愿意做那只蝴蝶,就一起穿梭吧。可爱的蝴蝶们,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能不能通过读读出它们的快乐、自在。男女生合读。

3、幻灯片辅助教学法

利用幻灯片辅助教学,可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它不仅能传送文字、语言、图象,还能增强信息的表达能力和教学的直观性,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感染力,能引起学生的情绪效应,诱发学生形象思维和情感参与。通过借助色彩鲜明的动画、音像手段等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共鸣,进行美读。如教学学习第二小节,我这样创设情境,同学们观看这小雨滴,它像什么,瞧,这绿叶就是我们的摇篮,我们睡在摇篮里,风婆婆来了,她轻轻地摇着我们的摇篮,我们打个哈欠,睡着了,小雨滴,睡在上面你感觉怎么样?(让学生观看小雨滴的图片,感受小雨滴的感觉)这样既形象又生动。

三、说学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相交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的参加语文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教学时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还注意运用学生的差异资源进行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在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发展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为今后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打好基础。如在进行拓展想象迁移练习中(如果,夏天小姐姐问你们想变成什么,你们会怎么说?):我让学生想象说话练习,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在四人小组里说。在汇报时能不能像课文那样说。可以说一句,两句,能说上三、四句就更好了。

四、说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

2、让学生自选自己喜欢的小节或读不好的小节读一读。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以自学为主,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让学生通过读课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出示幻灯片,通过幻灯片的形式,让学生真正了解体会小作者想变大大荷叶的心情,)

(二)、品读诗文,读中感悟

1、播放大自然夏天的音乐,

(让学生边听边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2、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1)你听的真认真!

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你观察的真仔细!对呀!现在,我就是夏天的小姐姐!

(2)小朋友,夏天来了,你想变点儿什么呢?选择你最喜欢变的事物,自己再读读课文,注意要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呀!

3、学习第二小节

(出示雨滴幻灯片)如果你是那条透明的雨滴,睡在绿上,你有什么感觉?能不能通过读出你们的感觉?

让学生加上动作读一读。

(利用幻灯片辅助教学,可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它不仅能传送文字、语言、图象,还能增强信息的表达能力和教学的直观性,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感染力,能引起学生的情绪效应,诱发学生形象思维和情感参与。通过借助色彩鲜明的动画、音像手段等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共鸣,进行美读。)

如果你是那条小鱼,你会觉得怎么样?能不能通读读出你们感觉?

让学生加上动作读一读。

(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进地角色转换,把自己当成小鱼、雨滴,什么感觉,你有什么感觉就试着读出那种感觉,以读代讲,学生自读自悟)

4、学习第三小节

让一学生戴着头饰扮演蝴蝶,其他同学当小花,如果你是那只蝴蝶,你会怎么做?能不能用动作告诉大家(一生在教室里飞舞),

指名读第三小节

男女生对读,齐读。

齐读第一、二、三小节。(可加上动作)

(创设情境,激活学会的思维,让学生做动作理解“穿梭”)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在交流完后,让学生多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三)、(课中操)

(增加课中操,让学生得放松,让学生在放松中继续学习以下内容)

(四)、识字写字

1、认识生字卡片:游、穿、眨、柄、伞、戏。

2、这两个字“蝈游”,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吗?师范写。

3、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指导书写)

4、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课文的第一、二、三小节。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