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11、“温故而知新”这个词足以说明复习的重要性。以往的复习课我们都是让学生做题,然后针对做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利用这种方法复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缺少了系统性。
以往在复习计算时,总是出示一些计算题让学生计算,然后交流如何计算,紧接着便是大量的练习,整个过程学生一直是在进行机械的计算,可以说动脑思考的成分很少。而复习课的基本含义之一是“重新学习,根据这一基本含义,我进行了如下设计: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这两天老师正在退饭钱,已经退了一部分,但还是有4元钱要退给班中的5位同学。请同学们算一算老师应退给他们平均每人几元钱?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请把竖式计算的过程说一说。体会生活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对知识的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只不过,在这个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列竖式计算、按要求求近似值、按生活实际求近似值”,而是通过学习,让其体会到“小数除法计算;按要求求近似值与根据生活实际求近似值”之间的区别。
充分解决”0”的问题,不够商1“0”占位,末尾补“0”,中间“0”占位的问题在本节课中再次得以体现和补充学习。
2、复习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的重要措施,是综合性的。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心理需要,让学生自己整理,汇报比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知识网络的建构。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你对你们组的作品满意吗?认为它好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学生坦诚的说“我做这样类型题目的特别容易在这里弄错”“我认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从自身学会反思,学会从他人处获取经验,从而促使全体学生真正地、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全面地了解学生,可帮助教师找准复习的起点,有的放矢。学生借助材料激活已有的知识积淀,并以此为复习基点展开整理,有利于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学习材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3、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突出主体的重要内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复习知识的兴趣和乐趣。分析学生的错例后,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数学思想方法,这是一条暗线,并未直接写在教材上,教学中又要予以渗透。从数学哲学的角度讲,数学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统摄力的是数学观和数学方法论,即数学思想方法;从数学教育哲学的角度讲,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能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以至日常生活问题。一个人一生中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也可能并不多,但是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将会终生受益。学生只有把数学知识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修养,乃至学生的整体素质。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2在全员赛课中,我讲了人教版五年级《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这一课,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求商的近似数。我的教学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为主,所以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在课前我设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来复习旧知。这部分实现的效果和我设计的一样,大部分孩子都能准确的完成计算。
导入部分我用了简单的故事对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主题。在实际上课中,由于客观原因,这部分我认为进行的有点仓促,不过故事的对话也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这次的经历也让我吸取教训,课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一节课的完整也包括课前的准备,课前准备的充分度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完成度。
课中我采用了学生先自主学习,解决自己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时遗留的问题,最后的展示环节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查漏补缺,形成完成的解题思路。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进行的都很好,各小组都能在组长的组织下完成探究。这归功于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组织孩子合作讨论。
在展示环节,孩子的展示在我看来,真的很惊喜,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整套的解题思路都让我感到吃惊,看来孩子的适应和学习能力很强,这更坚定了我走自主学习这条路,但是数学用语和严谨度上仍存在问题,这也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努力的方向,在课堂上尽多使用规范的数学用语,用严谨的态度传授知识从而让孩子耳濡目染形成习惯。
在点评质疑的时候,很多孩子能够通过认真听讲发现展示同学的问题,我在这个环节做的不好,我又站在老师灌输知识的思想上进行讲解,其实孩子能过通过他们的“方式”纠正展示时出现的问题,我只需要适当引导即可,我的“灌输式评讲”把孩子的积极性扼制了,从主动思考又回到了听老师说。这是我本节课最大的问题,另外我在对展示中的孩子进行点播时,我的用词上也不够严谨,这是我要提高的方向。数学要求严谨,一个数学老师的数学素养非常重要,所以我以后要多研读教材,把握教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来提高自己,让自己更准确更精准的向孩子传播数学知识。
本节课在时间的掌控上我做的也不够好,达标检测进行时下课铃响了,此时我的反映也不够机智,在评课时老师们给了我更好的处理方式,我诚恳接受大家的建议,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处理这种课堂问题。总之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还有很多问题与不足,正是因为这些问题与不足让我知道前进的方向,从而不断的努力,力求让我的课堂更完善更切合学生的学习。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3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难点,它在计算教学中处于关键地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本节 ……此处隐藏7425个字……式,应该让孩子自觉地融入到学习之中,让他感受到教师在时时地关注着他的学习,让他不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另外,对他们过多的关注,如果是我主持的课堂,多让他们回答问题,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孩子们主持的课堂中,也让孩子们尽量关注这些孩子,让他们与大家一起思考,一起感受思考的喜悦与表达的愉快。比如这节课中的世来同学,他是一个淘孩子,但他的思维是敏捷的,我几次提问到他,让他感受到一种收获,一种思考后的喜悦,学习的努力程度在不断地提高。
在整节课中,还存在着教学设计不合理,课前三分钟设计时间过长,复习旧知用时过长,影响新知有效教学时间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旧知识的复习中,我这节课做到了既关注学生的各个细节,又能关注到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学习之中,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学习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做到的。
教给孩子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改善我们课堂的关鍵,在这节课中,我着重强调了孩子们要关注到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对于他们的学习都是一种思路上的引领,让他们与小组同学交流时,知道该说些什么,接下来又说些什么,有一个清晰的表达思路,同时,让孩子们真正地学会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学习和交流,在课堂上为顺畅地理解课堂的重点难点之处起到关键的作用。
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自己是一个容易情绪化的人,而情绪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基于此,要时刻地提醒自己不能因一人一事一物而暴跳如雷,更不要因一人一事一物而丧失了自己的理性,急也罢、烦恼也罢,事情来到根前,我们照样得走下去,而对于问题的处理,如果采用一种情绪化的态度和方式,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要有一颗平常的、平和的心态去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具理性,也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更淡然,只有用一种淡然的态度,才能让孩子们更平和,自己的平和就会换来别人的平和,你对人怎么样,别人就会对你怎么样,世界是公平的,因为自己的执拗、固执己见错的还不够多吗?在该坚持时坚持,在该做主时做主,也许是我一辈子都学不完的工程。
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很长了,可是我仍然没有记住他们的姓名,真的是不应该,今天起逐一记住他们,并且对症下药,既不过于关注(关注过度),也不能放松对孩子们的检查和督促。
适可而止也许才是万事万物的真理所在!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1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素材选用购物情境(如文中图),解决问题的三个除法算式穿插着计算方法中的三个核心环节: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⑵除到末尾还有余数时,可以添0继续除;⑶个位不够商1时,要商0。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新授部分教学流程可以分为两个环节,一是除法算式的意义,二是计算方法。
第一环节学生列式并不难,9.6÷3=3.2(有学生直接说出答案)、12÷5=、5.7÷6=三个解决问题的算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直接回答,列式的理由有点统一:总价÷数量=单价。列出除法算式的理由像学生一样表述是可以的,我感觉从除法的认识去理解可以让学生体会整数除法和小数之间的联系,于是,我指着算式说:“3千克苹果9.6元,把9.6元平均分给3千克苹果,可以得到每千克苹果多少元。”让学生在模仿说一说的过程中,再次体会平均分情境中除法的意义,有效地沟通了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也帮助了学差生们提高数学素养水平。在呈现除法算式的同时,又一次让学生注意“除以”和“除”的不同,再次属性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悉了“单价×数量=总价”等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第二环节学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面临的不断的“挑战”。首先是理解9.6÷3=3.2算法时学生们是这样理解的,生1:可以9.6看做96来除,得到32后然后点上小数点。思考:学生已经有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来解决小数除法的趋向。生2:把9.6分开除,9除以3商3,0.6除以3得0.2,合起来就是3.2。思考:“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学生就是这样表述的,将9.6÷3=用竖式计算时,就能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形成计算方法;接着是理解12÷5=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交流,以板演的形式呈现学生的计算过程,在比较中理解除到末尾还有余数时,可以添0继续除的理由,即小数的末尾可以填上无数个0(小数的性质),从而形成、完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最后是通过5.7÷6=的计算,继续完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教师在不断地激活学生的记忆,温习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比如,除数是一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最高位),不够除时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每一次除的过程中,余数要比除数小等等。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一节的起点在哪里?起点在学生那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扑捉信息,不断地地调整学习起点,不要轻易放弃某一个细节上存在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我班的学生情况,在不断地降低学习起点,降低到除数是一位数的整数除法,降低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等等,在降低起点的过程中,不断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徐建文老师说过:是不是存在一个准确的、静态的起点?其实,低起点的教学也能教出深刻性,关键还要看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把握学生的实际。
我认为,学习起点不是机械地确定的,而是根据实际变化的。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15小数除法是学生在五年级才刚接触的计算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但是小数的除法从难度上来讲比小数乘法高很多,尤其是在算法方面。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教学算理上,以理解算理加强算法掌握。
我班上的孩子理解能力不是很好,但是知识的迁移能力比较好,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两种教学方法,一是“迁移法”,二是“比较法”。我没有采取直接讲解计算方法,而是从复习整数除法的算理开始。
1、首先出了一道96÷3=的题目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并说说每一步是怎么想的。
2、接下来又出了一道题目让学生完成96.3是由()个(),()个(),和()个()什么想成的。
3、最后,让学生想一想,96.3除以3可以怎么想,怎么算。
这三个复习步骤的目的都只有一个,为学生的学习迁移做准备,有了这样一个铺垫过程,接下来学生在完成例题中的第一个问题中,经过思考,再加上我的适当点拔,掌握得相当好。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两个问题分别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小数除法计算题,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与巩固,我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讨论逐步解决列竖式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同时进行不同类型的比较,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还算比较成功。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在什么情况下补0,学生掌握得仍然不够,原因是我例题与课堂练一练中,只出现了在余数中补0的题型,未涉及到在被除数中补0的情况,所以课堂中没有进行细致的讲解,导致学生未掌握好。另外,我在课堂教学中只强调了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仍有个别学生,在列竖式计算过程中,除了在商中点上小数点,也在积中点上了小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