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模板汇总8篇
每一天的时间都非常珍贵,你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还顺利吗?请好好规划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为了让您在规划中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职业规划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1一)自我评估
个性特征分析:
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待人热情、乐于助人。
随和、平易近人,善于倾听。
勤奋、认真、上进、有责任心,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想得到,就不怕做不到!
踏实稳重 、处事谨慎:所以少了份年轻人的闯劲。但是我更喜欢稳中求胜!做事谨慎小心,注重细节。
兴趣爱好分析:
喜欢。可以增强我的耐心和恒心。
喜欢。
喜欢
爱好打台球。让我更加冷静、谨慎。
爱好听音乐,可以使我心平气和 、气定神闲,益处多多
能力分析:
能力优势能力弱势
●自小从农村长大。具有农民同志的艰苦朴素 、吃苦耐劳的精神。
●工作认真勤奋,踏踏实实。不骄不躁。讲求原则。
●胸怀目标,具有追求成功的勇往直前的干劲。不怕失败。
●做事谨慎小心,不冲动,稳步前行。
●对待别人比较细心、有耐心。善于交际。
●缺乏年轻人的冒险精神,做事不够果断。过于注重实际。
●还没发现具有领导才能。
●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不强。
●动手能力不够。
价值观分析:
人生价值观: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相信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必定可以到达功彼岸。选择我所热爱的,热爱我所选择的
职业价值观:事业型兼社会型。喜欢具有稳定收入的工作,不善于经商冒风险,但是善于科学研究。相信细节决定成败。
对未来的期望: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奋斗的路
上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但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自己!
二)360°评估
在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来自他人眼中的看法往往比自己的判断更加准确。因此,我又调查了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以及社会的其他关系,全面的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三)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
职业兴趣探索:
测试模型--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
测试结果
根据六种类型的得分(如图),我的职业兴趣代码为:
分别是研究型、实用性和社会型。
测试结果剖析:
兴趣测评结果兴趣类型特征职业预测
类型名称得分
研究型31喜欢以任务为导向;对数学和科学等感兴趣,善于分析、研究问题,但是领导意识不强教育者 研究者
实用型30可能缺乏社交技能;更喜欢具体的工作任务;通常具备一些技能和技巧工科类职业 如工程师等
社会型28倾向于团体活动;关注社会问题;有很好的沟通能力策划人员 客户服务
职业兴趣小结:
研究型得分最高,喜欢独立思考,行动上专注细致。期望从事思想性、分析性强的工作。而实用型和研究型得分相差不大,喜欢具体的工作。结合这两者,说明自己适合研究型同时又需要一定的技能的工作。
职业性格探索:
为更好的探索我的职业性格,我做了mbti测试,测试结果是estj型。
职业性格小结:
我很注重与别人的关系。善于给他人实际关怀,待人友好,善解人意并有很强的责任心。我很热情,有活力,乐于合作,并对生命有严肃而实际的态度,总能激起那些与我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人的信心。在工作和学习方面,逻辑性强、客观、善于分析,而且有很强的研究、推理能力。
职业价值观探索:
舒伯职业价值观测试
从测试结果来看,我的职业性格更倾向于技术型。
学习风格探索
学习风格探索小结:我属于理论、反省型学习者,能够倾听他人意见,进行艰苦的探究。习惯在行动之前思考,在发表观点以前吸收,即需要准备时间。不过需要加强观察方面的活动。
技能探索报告:
我比较突出的五项技能是:
积极倾听:注意听他人的讲话,理解要点,理解对方
个人品质:有毅力,做事稳重、谨慎。
思维能力:思维能力较强。
协作:在相互配合时协调自己和他人的行动。
监测:监督/评价自己、他人或者组织的表现,又经过了你重新的梳理,希望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认真思考和观察自己这些技能的应用,充分发挥自己的长项。
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2我们向往着美好的明天,所以一直为着心中的那个梦而奋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换个角度理解,就就是对我们心中的那个蓝图的描绘。我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就就是给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远大的理想总就是建立在坚实的土地上的,青春短暂,从现在起,就力争主动,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路,去描绘这张生命的白纸。
一、个人资料
姓名:XX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99年1月
性格:外向
学历:大学本科一年级
专业:自动化
座右铭:思想有多远,我就能走出多远。
二、自我盘点
1、兴趣爱好:
业余爱好:读书、听音乐、体育、画画
心中偶像: 、比尔.盖茨
喜欢的文学作品:《红楼梦》、《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
喜欢的歌曲:《爱拼才会赢》、《水手》、《我的未来不就是梦》
2、优势盘点:
从小生活条件坚苦,让我养成了不怕苦的精神,创业就是一个坚苦的过程,在这个漫长坚苦的过程中,它将就是我唯一的,也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3、劣势盘点:
因为来自农村,没有经济基础,决定了我的事业起点相对言要低,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各类荣誉证书太少。
4、优点盘点:
乐观,开朗,而且,我口齿伶俐,胆大,有一股不服输的屈气。
5、缺点盘点:
做事不够细心,有时候也比较怀疑自己的能力, 惰性较大。
三、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
当劣势和缺点成为了你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时,就应充分得用你的优点,让其把你带出围障;虽然恒心不够,但可凭借那份积极向上的热情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培养起来,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存存在的各种不同并制定出相应计划以针 ……此处隐藏8282个字……说舞蹈时最早出现的一门艺术,我不敢确定。所以只能凭感觉分析一下。起初我想这种表现无所谓美与丑,不过时表达情感而已。这可能只是自我表现,表现给自己看,发泄一下而已。而人么觉得某一种表现很有味道,想以一种欣赏地兴味再看看,那么表现者再重复一遍,这就成了表演者,这种表现也成了表演艺术。可是那看的或是俗气的表演总是长久不了的,因此需要将其表现得优雅一点,完美一点,这肯定也是艺术追求美感的一种原因。
我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读书,从书中悟道理;上网,从网中览世界。还有其它一些例如弹吉它、骑车等。兴趣虽广,但没有特专长的一面;有点内向,不大喜欢喧哗的场面,人多的场合不擅口头交际,这让我有时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状态;不大活跃,不主动参加积极性高的活动,比如晚会等。
我的优势在于我能够经常反思自己,哪些做对哪些做错,以及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开导自己,并以己推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乐勿加于人。
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8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xx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陆续扩招。
名词解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与规定年龄组人口数的比率,通常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规定年龄组人口,指18到22周岁年龄段的人口。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18到22周岁年龄段的人口中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延伸阅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称为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阶段”;在15%—50%时,称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称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教育阶段”。纵观我国近10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如下:20世纪90年代,为3.7%,进入高等教育的精英化教育阶段;1998年,上升到9%,仍为高等教育的精英化教育阶段;进入21世纪初的20xx年,上升到13.13%,属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过度期;20xx年,达到15%,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阶段;20xx年,超过15%,达到24.2%,真正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的蓬勃发展阶段。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是:20xx—20xx年,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
同时,主要劳动年龄人口(20岁—59岁)中,受到高等教育的比例,将由20xx年的9.9%提高到20xx年的20%。在这里有这样一点,需要大家认真去分析:分子,是宽口径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规模逐年小幅提高;分母,是18至22岁人口群体,据预测将从20xx年的1.23亿人减至20xx年的8900万人,直接就缩减3400万人。所以,在分子的小幅增大的同时,分母在大幅减小,毫无疑问,要想实现20xx年的毛入学率40%,可以大胆预测问题不会太大,甚至都有可能提前超额完成既定目标,更有可能提前达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更有意思的是,20xx年9月份,中国之声新闻报道:自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政策以来,实行计划生育30年来,中国少生4亿人,这意味着少消耗粮食和水资源,少占用耕地。可喜可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显著成果,推迟4年时间延缓世界人口达到60亿!
二、就业政策的历史变革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用人机制市场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国家政策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1951年开始,大中专毕业生全部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方式安排就业,可以成为“统包统分”的时代。
1993年开始,国家任务计划招收的学生,由国家负责在一定范围内就业,初步开展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会,逐步推行双向选择,自费生自主择业。但由于当时的年代,大学毕业生相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还是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还是紧缺资源,不存在就业的问题。
1996年开始,除军事院校外,绝大多数大学生实行自费上学、自主择业,逐步将大学生推向人才市场,开始市场化就业。进入21世纪后,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可以描述为“市场就业、双向选择、择业自由、竞争就业”。
三、职业规划课的由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用人机制的市场化、经济体制的改革转轨、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整体就业压力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或焦点问题。20xx年的“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加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0xx年,教育部推出新政,在全国各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明确提出要将职业规划课纳入选修课或者必修课,总学时不得少于38学时。具体到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的政策落实情况如何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自20xx年开始增设《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大学生职业素养》两门公共选修课。其中,《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设置16学时,课程类别为公共选修课,学分为1个学分,面向大学一年级全体学生授课。20xx年,根据教育部、教育厅的政策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调整为公共必修课,总学分为2学分,总学时为20学时,分为授课环节16学时和实践环节4学时。
四、近几年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
从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与就业状况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从20xx年的100多万激增到20xx年的600多万;2.待业人数逐年增多,从20xx年的30多万激增到20xx年的200多万;3.就业率是先升后降,从20xx年到20xx年是稳步小幅上升,从20xx年开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那么,从20xx年开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基本就形成了“供大于需”的局面,在整个社会就业的大环境中甚至出现了:博士生强硕士生的岗位,硕士生强本科生的岗位,而本科生只能与大中专生争饭碗,大学生强农民工饭碗,甚至还出现大学毕业生“零报酬、零工资”就业现象。在这里,有一个“消化量”的问题:高校的扩招与社会所能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数量不协调,产生了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超过了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导致高校培养的大批毕业生走出校门后,社会所不能消化。可想而知,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发展的问题、有教育体制的原因、有经济发展的问题等等,还有就是求职者自身的原因。希望大家通过职业规划课的学习,能够更加明确地认识自己、明确职业定位、做好职业规划,逐步提升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自身的学历层次,自身的技能水平,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迅速得到提高的。有人说过,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把握住今天,才能成就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