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家长班会发言稿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能够利用到发言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发言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的作用。如何写一份恰当的发言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家长班会发言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家长班会发言稿1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是六年三班薛浩宇的妈妈。首先非常感谢班主任王老师给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我与大家在一起分享教育孩子的问题。也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对薛浩宇的精心培养。孩子在校的一点一滴进步都渗透着老师辛勤的汗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在座的家长们,对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说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其实,说起家庭教育经验,与各位在座的家长相比,我做得还不够。作为一名年轻的家长,教育孩子的经验倒也谈不上,以下是我平时教育我的.孩子积累的一点建议和方法,希望能与在座的各位家长朋友们共勉!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做法:
首先要对孩子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只要孩子有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让她有成就感,促使他再接再厉,退步时也尽量不要当面数落她。也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做对比。每次她取得进步或者主动帮我做些家务的时候,我总是会说:“哟,我们家涵涵真棒!”女儿听了,总会美滋滋的,下次会更努力更勤快。我们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很多的闪光点。家长如果经常表扬鼓励孩子,孩子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其次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可见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多么重要。1.专心致志。小孩子自学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我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听讲,不要作小动作,更不要
说话影响别人听课。2.独立思考。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认真细致。孩子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不能草率马虎。这就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等方面。4.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不要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提问,对他们的提问进行恰当的鼓励与表扬,并及时更正孩子的错误想法,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这样会使孩子有问题也不敢问。
再次就是培养孩子自觉性
小学阶段是孩子自觉性、好习惯形成的阶段。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什么事对的,什么事错的。什么时间该做作业,什么时间该玩。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浓厚的学习气氛孩子知道该干什么,可放学回到家却不知道了。所以,我总让罗慧涵放学后先完成作业,做作业时家人不可以看电视玩电脑,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做些适当的辅导。
然后要和孩子做朋友快乐学习
现在许多家庭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孩子的学习兴趣没有在学校中那么强烈,这就需要家长们做好配合。每次孩子在学习新的文章时,我都会陪着她一起预习,一起背诵课文,孩子兴致高的时候,她一边读课文,一边做动作,非常形象生一个故事,她能非常生动地表演出来,她说,这样学习既轻松,又快乐,动,或悲或喜、或哭或闹,高兴的、伤心的、夸张地,都在她的动作里一览无余,就这样,一篇课文、也很容易记住内容。
最后一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以前,我是事无巨细。结果孩子养成依赖的心理。现在,我不再提醒她,让她自己检查自己书包,培养她独立的习惯。她已经知道这些生活上、学习上的事都是自己的事,她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将来会是个有责任心的人。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作为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知道,他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各位老师的教诲,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也离不开家长的付出。我有理由相信,有我们的陪伴,有老师的科学指导,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他们将会是我们的骄傲。希望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和老师们勤沟通、多联系,主动协助老师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让孩子茁壮健康、自由自在地成长,让她们拥有一个快乐难忘的童年!
谢谢大家
2023家长班会发言稿2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同学:
下午好!
我是初一(四)班徐子婷的妈妈,很高兴今天能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感受,有句俗话说:儿女就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徐子婷只有两岁的时候,我就把她放在了湖南老家,自己出来工作,直到小学二年级才把她转学到虎门,每年春节回家的时候,看着她眼里透出的那种陌生,我就恨自己的残忍,我算是真的体会到了:女儿需要的不仅仅是吃好穿好,她更需要的是父母在身边实实在在的关心和爱护!我很庆幸自己的及早醒悟!
小学阶段,徐子婷虽然在班上只排名中上,但每一任班主任对她的综合评价都还蛮好的,我能感受到她转学到这边后所付出的每一点努力,作为父母,我很欣慰!
这一次,当蔡老师跟我说徐子婷期中考试在班上排名第三的时候,我确实很开心,但我也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自从徐子婷进入初中阶段以来,我发现她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不接受批评到主动改正错误、从顶撞父母到体贴父母,她给了我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当然,这些跟我平时的教育方式以及诸位老师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良好的沟通
不要以为小孩子没什么想法,有时候他们说出的一些话很富哲理,连你都会自叹不如。父母不但要做孩子不良情绪的垃圾桶,也要做孩子骄傲自满时的灭火器,及时予以心理辅导,让孩子的心态时刻保持在最佳状态,我始终认为:心态――决定状态。
二、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就会导致他没有一点争强好胜的劲头,学习就没有了内在的动力。所以,做父母的要有意识的引导、培养他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必要时,也要借助一些学习的`外力,比如请家教,做课外练习、读课外书藉等等,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既不是帮父母学,更不是帮老师学。平时,我经常会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回去跟我女儿讨论,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都能从中找到教育她的核心内容,让她清楚,原来每个人都会长大,都会参加工作,而且工作中又要处理很多很多的问题,如果现在学习不好,又有什么能力去应对这些情况呢?只要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又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她,家长就不用看着孩子学习了,也就让孩子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了主动学习。
三、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吃饭、不挑食、不偏食,不乱发脾气,多运动等等,而且,犯错误的时候要给予严厉的批评,并加以惩罚,事后再跟她讲清楚受罚的原因。平时节假日多带孩子出去串串门、逛逛公园,让他从小就具有跟别人友好相处的能力,而且,也不会出现小小年纪就沉迷网络的情况。买东西的时候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禁止跟其它小朋友进行攀比。小学三年级开始,我 ……此处隐藏13803个字……他有能力时这些书都独立阅读过很多次,当然武侠小说坚决不能给他看。
等到幼儿园大班时,孩子认识了拼音及一些简单的字,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这个时候我们主要给他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图画书,例如《斯凯瑞“金色童书”系列》、《我的第一本爆笑漫画书系列》、《疯了!桂宝》等,特别是美国人写的“金色童书”系列(忙忙碌碌镇、轱辘轱辘转),以小猪比格的视角介绍各种生活常识,文字很少,简单易懂,内容都是孩子没有见过或经历过的事物,儿子就是在这套书里知道了玉米的成长过程。
看的书多了,不知不觉间他的识字就越来越多,特别像现在,孩子已经能独立完成阅读,家长要做的就是正确的引导,帮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指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阅读。
二、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培养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只要他养成了读书和学习的习惯,我们家长就省不少心呢。
孩子最初可能读书积极性不高,这时需要家长帮助,每天抽一点时间陪孩子一块读书,分享他们刚学到的可能很简单、很幼稚的故事和读后感,鼓励他们的读书热情,让孩子有读书的满足感。孩子可能阅读有困难,家长要耐心帮助,帮孩子完成阅读。
多鼓励孩子读书,经常带他去书店、超市读他喜欢的书。当孩子通过电视、同学介绍等方式,有了某本书的阅读愿望时,要尽力的满足孩子。比如XXX去年听同学推荐想看郑渊洁的童话书,最初我担心这个系列的书都是文字,他读起来比较困难,我就建议他也买几本看看,但是他很坚定,想买一个100多本的套装,我们看孩子兴趣很高,就满足他了,现在这个套装的书他都读完了,有的还读了好几遍。
现在我们孩子已经养成习惯,每天都会看会他感兴趣的书,在家里,经常会听到他读书时突然哈哈哈的大笑声,觉得还挺有意思。
三、给孩子展示的平台,多表扬和鼓励孩子
我们孩子喜欢说话,经常会要求给我们讲个故事、讲个笑话、谜语、脑筋急转弯等,这些都是他从书上刚看来的,有时候说的东西可能他已经说过不止一次了,说实话有时候感觉也有点烦,但大多时候我们都会耐心的听他讲,积极参与到其中,甚至假装猜不到答案,这时候他就会很骄傲的说:“猜不出来了吧,我告诉你答案”,我们也会适时给他表扬。
记得有一次,我们同事几家一起外出两日游,每家都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那一次几个小孩经常会围在他的身边,听他讲故事,说有趣的`事,家长和孩子从语言和行动上的鼓励让他很享受,回来以后明显感觉他读书的积极性更高了。
刘老师组织的晨会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每次我都让孩子自己选择主题,设计内容,让他一起参与课件制作,鼓励他积极准备、预习,给他的演讲提出建议,因为准备的很充分,所以几次的效果都不错,刘老师的表扬让他也享受到了成功的欢悦,增强了他读书的动力。
在这里我也感谢刘老师、赵老师和其他所有的老师,你们对孩子每一次的表扬和鼓励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享受,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劲头。
培养和教育孩子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家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指导,可能也是我们家长们成长的一个过程。最后,祝愿我们的孩子在二年二班这个大家庭里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谢谢大家!
2023家长班会发言稿15尊敬的各位家长:
下午好。对于你们能在百忙中抽空来参加我校家长会,我表示衷心地感谢!
首先,我向家长们汇报一下我班的基本情况。我班现有学生34人,其中男女各17人。孩子们开朗活泼,集体荣誉感很强。
语文课上,同学们听课率很高,课堂上欢声笑语一片,同学们联系自己生活的体验,踊跃地表达自己出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如:唐通、李柳辉、胡智程、赵婉舒、李华钰、廖诗雪、陈恬恬、王紫欣、邓吉娅、阳昕炜、彭星、何远茂、刘玲宏等同学,特别是李梦澜、韦兆林、陆志豪、黄昱铭、蒋先鹏同学,他们在课堂上勇于挑战自己羞怯、怕错、怕同学取笑的个性,表现自己,不怕失败,敢于跟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这在从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了不起的进步!一堂课下来,同学们经常意犹未尽,围着我请我继续上下面的课。
今天请家长来,就是想跟家长们就我这学期感受最深的一堂课交流一下有关感恩教育的问题。
在家长们的面前,有一本《语文书》,请家长将书翻到69页,这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一篇课文《13 第一次抱母亲》。请家长先看看这篇课文,我接着说说我的理解。
首先,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我也是一位母亲,看完后,不知道有没有哪位家长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当我的孩子长大后,是否如文中的作者一样,虽说后知后觉,但总算体会到母亲(或父亲)深恩难报。也就是说,我们该怎么教会自己的孩子学会感恩?
各位家长,当我看完这篇文章,我的感觉就是:沉重!沉重!!!肩上的担子太沉甸甸!我该怎么教我的学生?我该怎么教我的孩子?在学校,我是引导者,我是组织者,但是孩子们才是实施者,我不可能取代他们去思考,去体验!这篇文章的内涵,我怎么引导学生去感悟,进而联系实际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体味?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在上课时,我向学生提了五个问题:
①“我”为什么要抱母亲?
②“我”是怎么抱母亲的?为什么?
③为什么“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④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文章一共描写了几次抱母亲?哪一次才是“第一次”?
⑤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抱”到底是什么意思?
随着对文章的理解,孩子们的感悟越来越清晰。文章最后,母亲流泪了,我问孩子们:“母亲的泪水说明什么?那是什么样的泪水?你们的母亲(父亲)有过这种时刻吗?有谁记得父母的生日?他们的结婚纪念日?”许多孩子羞愧地低下了头。
在学完课文后,我补充了几个内容。
一是讲述了一个故事:《两个母亲》。请家长先自己看看这个故事。 附故事原文:
两个母亲
802号病房住着两个患贫血症的女人,一个是城里的,一个是乡下的。
乡下女人得知城里女人患的也是贫血时,很是感叹:“不用问,你跟我一样,也是个苦命人。得这个病的,都是劳累过度加营养不良。我丈夫死得早,留下3个孩子给我。这些年,我差点被他们累死。你有几个孩子?”
“我就一个儿子。和你一样,我也是一个人和孩子过。18了,在寄宿学校读书。为了供他,我白天上班,晚上再出去打一份工”
“你儿子一定有出息!熬几年,你就该享清福了,吃再多苦、受再大累也值。”
城里女人被乡下女人说得很高兴,问:“你的孩子在做什么?”
乡下女人撇撇嘴,说:“出大力呗。老大在家种地,老二在城里干活,老三跑广东去打工了。”深聊下去,两个女人居然是同一天的生日,三天后的九月初五就是她们50岁的生日。
转眼到了九月初五。早晨起来,乡下女人泡了两碗方便面,递给城里女人一碗,说:“孩子都不在身边,咱们自己吃碗长寿面吧!”
她们还没有把方便面吃进嘴,闯进来一个黝黑的汉子,他手里拎着个保温饭盒,头上冒着汗,进门就道:“妈!你吃上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