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下乡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下乡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下乡心得体会16天前,我们最后到达我们此次三下乡的目的地——登楼村。对于我们调研组来说,我们的职责不在教书育人,而在调查民情,仅有5个人的队伍要每一天出门去和村民做交流沟通和问卷调查,也使我们得到很多。
这几天来,从一开始吃了很多闭门羹,一天只做了10张,到此刻已经能够一天20张,这都是我们队员5个人群众的努力成果。很多次很多村民都以为我们是政府派下来调查村民的生活,不怎样敢与我们交流,到此刻村民明白我们整支三下乡队伍,明白我们有同伴是老师,明白我们是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我们也逐渐能够和他们做访谈交流,自然也使得每一天的进程快了很多。
这些天的努力,我们在登楼村走街串户,我们与登楼的基层干部做交流,会很留意很累。一是村民对我们有所了解,但也对我们有所顾忌,很少有村民能坦荡大方的与我们侃侃而谈。更多的村民是内敛怕生的,以至于出于问卷和访谈的质量思考,我们没有拍照录音,只是单纯的用笔和纸写下我们每一天访谈的资料,记录下我们收集到的数据资料。二是这条村很大,有8个小的下辖村,以至于村内的领导层之间存在些许的矛盾。但我们夹在这两者之间更需要留意翼翼,凡是需要到当地干部帮忙的我们都会三思而后行。
在这些天的努力下,队员们都很累了,每一天访谈的资料和问卷所堆砌成的模型也开始成型。有的队员开始想要去教书,他们期望难得一次三下乡能够得到提高自我教师基础技能的机会。这我也是能理解的,所以作为队长的我逐渐放松对他们的要求,放他们点时光去做自我想做的事,期望他们能在大学可能只有一次的三下乡中获得金秋般的收获。
说到教学,本来以为万事备齐的队友能够面面俱到,但每次回来都会听到又有学生不听话,又有课堂控制不了,又有学生被赶出校门,我就会很心疼。于是昨晚我特地看了一下老师们备课的教案,看完之后觉得到此刻,虽然我高中只教过短短的十几天小学和初中,但觉得老师们的备课远远不够。身为半个老师,连一半的教案都没能完成,已经能够看出在课堂上已经是看着知识点来说问题。短短十天,拿着没有关于自我班级学生的心理层次分析,没有教学方法和过程,没有课堂应对方法的教案,只是单单的在几张薄薄的纸上写下浅浅的知识点和题目,怎样承受得住课堂上孩子的好奇和顽皮。
但这几天,从同伴们的脸上虽然看到疲倦,但还是看到了他们对孩子的感情。尽管教课我们只是大一的新生,但起码我们的感情是真的在负职责;尽管没有完备的教案,但我相信真心的他们总能够弥补。
三下乡也快接近尾声,调研也开始转入确定论文框架的阶段,期望在余下几天里,像这天的天气一样,豁然开朗,任凭翱翔。
三下乡心得体会2没有经历过痛苦的雕琢,怎能有一颗坚毅勇敢的内心?没有经历过挫折的锤炼,怎能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正可谓:玉不琢不成器,这是一句永恒的真理。而这次的三下乡就好比是一场战役,给了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次磨练。励志的天下123
讨论会上,大家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进行了下一步的分工协作,而我,也开始准备锻造出征的利剑。活动第二天,伴着初升的朝阳,我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尽管对湘乡的了解是一片空白,但却丝毫浇灭不了我的热情。围绕农机这个关键字,我开始进行搜索,打开一个个链接,我浏览了一个又一个的网页,修改了一段又一段的文字。从迷糊到清晰,从懵懂到了解,隔着屏幕,我就已经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泥土的清新,我了解到了更多农村的风土人情,这是一种不一样于城市的质朴、清新和自然。我明白,这次活动不仅仅仅是带着自我的好奇心去体验生活,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能够不辱使命,做出可喜的成绩。
作为一名在校的学生,这是我第一次脱离书本,接触社会,下到乡里,顶着烈日的灼烧感受生活的艰辛,这些都让我心里充满激动。同时,我也怀着些许的担忧,毕竟从未真正走入社会,不了解人生百态,我要怎样才能去适应它?我要怎样才能去尽我所能地发挥作用?我明白,实践团的很多成员都有过丰富的经历,甚至是上次实践团的前辈,这让我不敢放慢自我前进的步伐,却又更加坚定了自我的决心:我必须要为团队贡献自我的力量。
一天的奋斗总算是有所收获了。在查阅资料时,我了解到此刻农村的状况依旧不容乐观,尽管国家每年都给予农村大力的扶持,但是,落后的思想加之其本身的吸引力不够,农村落后的状况一向难以改变。我期望,我们此行在调查农机使用状况的同时,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真正帮忙到农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明白臆测始终是不够的,我期盼下乡之日的到来。
三下乡心得体会3终于终于完成了在我大一没能去成的三下乡。原来三下乡是这样的味道。
我在数学系的三下乡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被简称为哨子兵,因为自己没有准备义教的内容,并且身兼后勤组的身份,我个人感觉在三下乡活动中我扮演的就是四十五个人的老妈子。以前在家我妈给我做的事我这次全做了,时间到了,赶紧叫人家去洗澡,天气热了,要提醒上课的同学多喝水,开饭的时候,要喊大家伙出来吃饭,就连要睡觉的时候,也要关注大伙是否都安全在宿舍,有没有同学还没有回到宿舍在外面溜达的。起初,或许与其他同学相比我的三下乡生活是比较无聊的,可是到后面,即使没有站上讲台,没有去高堂外面的地方看看,可是,对这个地方,对这一个星期的生活,还是有那么浓烈的不舍,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地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从早上起床看到的是你们,到晚上倒下睡觉的时候还是你们。好珍惜那样一段时光,幸好我来了,跟你们这群人拥有了这样一段有你、有我的,美好的,让人难忘的时光。我不后悔。
当然。这段时光有美好,也有遗憾。我没能站上讲台,没能收获自己的一批学生,我有的,更多的是我们这群数学系孩子的记忆。这样慢慢的推算起来,有这样一段时光,要感谢至什么时候。都追溯不起来的。从我刚刚加入学生会。从我被韩师录取。从我高三没有好好学习。一切都是缘分,这就真的是缘分。有缘分才会让我们这群人生原本可以完全没有交点的人这样的聚在一起,参与彼此的记忆,是吧。我想是这样的。
我们三下乡最爱说的那句口头禅,我想,会那样深深地印在心里,直至老去,这样的一群人,感谢我们共同有了这样的高堂记忆,我下乡,我快乐。
这样的下乡还是第一次,7号下午到那里之后的大扫除到14号中午的打包、将一切回归原状,这是一个短暂又难得的“旅程”。
第一次站上一个真正的讲台,底下坐了一班真正的学生,内心确实十分激动又紧张的。在要去高堂的前两天才把最终的教案敲定,结果上了第一节课后发现自己找的内容太难了,那天晚上立刻又重新做了修改,有时候真心觉得自己冲动,随随便便就改了自己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可是 ……此处隐藏8538个字……棘,让人生更加出彩。
三下乡是个锻炼个人能力,充满艰难困苦的活动。我们顶住了骄阳之烈,忍受了生活之艰,我们犹如冬日里的一团烈火,燃烧自己,温暖他人。我们没有选择逃避,逃避自己的责任。都说只有义无反顾的付出,才可以理直气壮地收获。一个星期下来,我们累了乏了。却掩饰不了我们内心的喜悦与踏实,我们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成熟,收获了成长。在这个过程中,真心的微笑、坚强的背影,以及那一封封孩子们送给我的信和画也构成了我生命里最珍贵的回忆。
三下乡心得体会13机缘巧合,我在队长xxx的邀请下,参加了这次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实践服务队的三下乡活动,活动的名称就叫做“怀岭归燕”顾名思义,就是怀集学子饮水思源,在暑假期间下乡支教,为家乡人民做一些微小的贡献。于是,在7月15日,来自华师,华农,华工,广工,广技师,广大,肇庆学院等不一样高校不一样届的怀集大学生聚集在一齐,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我们的活动是在怀集冷坑中学进行的。目的是针对当地农村初一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授课,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关于学习,日常生活的知识,扩展学生们的视野。因此,我们的团队分成调研组,支教组,文娱组,后勤组等几个小组,分工合作,灵活协调,不仅仅开设了计算机,普通话,风土人情,实用地理知识,日常保健,英语,趣味数学等课时,还开展了跳舞,唱歌,军体拳,手语等兴趣班,队员们各展所长,竭尽自我所能用心传授,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去参加各种兴趣班,并始终持续着很高的学习劲头,甚至在兴趣班结束时还用心要求老师们留下继续这些活动的学习。看到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神情队员们都不忍心拒绝,我们的队员虽然辛苦了一点,内心却是很高兴,也乐意延长授课时光,去解答孩子们的疑问。
在七天的时光里,陆续和学生们开展了各种第二课堂,趣味运动会,手工剪纸制作,文艺汇演等活动,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些成功很大部分取决于学生们的用心参与和配合,也当然离不开队员们的深思熟虑,策划安排和亲自精心的准备,从拉赞助到布场工作,每一步都渗满了队员们的汗水和辛劳。但即使在炎热的天气里,我的同伴们没有叫一声苦一声累,任劳任怨,学会苦中作乐,才能把每项工作做好,从这次活动,我也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团队精神。
当然,这次三下乡的成功还要感谢华南师范大学以及当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忙、我们才能心无旁骛地开展工作。
七天很快便过去了,在七天的时光里,感受到很多,也学习到很多。但是我们带给了这些孩子什么?知识?快乐?丰富的课外生活?新的思维理念?一切,都在我们最后的文艺汇演的主题里找到答案——萤火虫之光——用自我微小的光芒,点亮一盏心灯。即使是小小的萤光,假以时日,也能够燎原……
三下乡心得体会14这次三下乡活动在时光的穿梭中已过,但它给予我的是锻炼的一个过程。
这次“三下乡“活动在我的设想之中完全达到了我的意愿。虽然这次三下乡活动的时间很短,便在队长的带领之下,我们队员每个人都过得充实而又有意义。在每项活动中都能体现出我们大学生的做事风格。我参加的是机电系支农服务队。我们队员通过派发传单。意味着调查,零距离的采访,张贴标语,拉横幅,挂海报,出黑板和专题报告会,专题座谈会,现场咨询等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意义有影响的暑假活动。每项活动都能做到有准备,有目的地进行。
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服务社会,实现自我”是人生的一件乐事,社会是需要我的。社会培养了我,然而我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应该为人民干实事,做有贴亲人民生活的事。虽然自己的力量很小,但总可以让温暖的花朵灿烂碇放。
“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要好。”这是我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感悟得到的。在支农服务队里虽然很辛苦。但就在这环境里,我意识到我们只能去适应而不是让环境去适应。
那忙碌的七天“三下乡”的实践活动,随时间而过。在这七天里总有辛酸与欢笑,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农村贫困的生活。目睹了农村存在的各种现象。给予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受到了本地人的热情的款代和欢迎。他们说:“我们需要你”,这句话给了我无数的力量。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也以一个大学生的具体行动证明了我们的一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每位队员都能相互的关心着对方,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鼓励我去战胜它。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想的是“我们是一个队团队”。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珍惜着这短短的七天时间。每天我都觉得自己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快乐和愉快。总有一家人的气息缠绕在我的身边温暖着我,给我动力让我前进。
这次也是我一次参加活动时间最长的一次集体活动,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它让我学习到我缺少的东西。锻炼了我,成熟了我。给予了我人生回忆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
三下乡心得体会15时光荏苒,转眼大一的一整个学期已经过去了,在暑假来临之际,学院组织了三下乡的活动,作为大一的学生很荣幸可以参加,通过这次活动收获了许多。
在20xx年6月20日早上我们就早早的起程了,刚开始时觉得特别新奇,大家在车里聊得很开心。大概过了一个小时,车子进入了乡镇的水泥路,真的很颠簸,我看了看车窗外,发现这里的水泥路都裂成一块一块的,这不禁让我特别期待这次的下乡。大概又走了一个小时才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大通乡四海村。来接待我们的是大通乡的乡长,四海村的村主任等人,特别的热情,待大家都坐好后,由潘老师提议开始了与大通乡工作人员的交流,由付老师介绍了相关的老师,大通乡的乡长也介绍了相关人员,大家开始了交流,这次交流我在旁听中觉得收获了许多,让我见识到了学院老师的博学,也让我看到了大通乡乡长的胆量与魄力与工作人员的热情。
为了让四海村的人民更加的了解法律的作用,我们为他们发了相关的资料并准备了小礼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每份资料送到村民手里,让他们可以更加的知法,懂法。为了让我们更加的深入了解与体会村民们的生活,村主任带我们去了村里过得比较困难的一家,那户人家是一对八十多岁老夫妇和她们四十多岁的儿子共同生活在一起,我也跟着老师们进了房子里,房子只有小小的两间,屋子有些昏暗,很热也有很多苍蝇,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但却有家的味道,经过介绍才得知老人患有白内障,三口人只睡在一张炕上。但村里对他们很关注,她们现在住的房子是村里10年盖的,旁边还有今年村里新盖的还没装修好的房子,王老师在临走的时候看见灶台上放着没煮好的米,用手一拨说了一句这米有虫子怎么还吃啊,随后,我们去参观了村里过得好的一家,有漂亮的装修,有漂亮的鸽子,一切都与之前的人家截然不同,这不禁让我心头一震,有点自行惭秽,想着自己平时花钱的大手大脚,想着自己柜子的衣服,真的很后悔很心塞,心想一定要好好的学习,争取将来可以帮到他们。
三下乡的时光如白驹过隙,我们留下了汗水,收获了欢笑与喜悦。这次活动中我们做得可能还是有所欠缺的,但是有经验有教训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实践,不论如何,这都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活动,使我们在学校要更加学好理论知识将来应用于实践之中去,使我们将来能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