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心得体会

时间:2025-07-02 10:54:24
抗洪救灾心得体会(精选20篇)

抗洪救灾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抗洪救灾心得体会(精选2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抗洪救灾心得体会 篇1

当前,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防汛形势严峻。记者在抗洪一线看到这样一些身影,他们在转移群众、抢险救灾等危急关头冲锋在前,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救灾第一线。

受强降雨影响,流经湖北恩施城区的清江河水漫过河堤,在胜利街一带,河水逼近沿街商铺的二楼,不少群众被困。情况危急,当地党员干部组成了抢险队伍,驾着皮划艇前往救人。

危急时刻,背着群众转移的人叫刘本云,是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甘做人梯,刘本云把困在二楼的居民一个一个接到皮划艇上,安全转移。

当天,刘本云和同事们驾着皮划艇往返五十余次,搜救被困群众近两百人。

最危险的任务党员先上,最艰难的任务党员先上。

江西余干县信瑞联圩发现3处泡泉,最大泡泉直径已有两米左右,时刻威胁着大堤的安全。险情就是命令,73集团军某旅立即派出了200百名官兵紧急处置。由于泡泉点在水下,官兵们成立了一支党员突击队,队长袁魏魏带领25位“95后”党员跳入齐肩的水中封堵管涌。

党员突击队中还有一位来自九江都昌的“95后”党员刘浪,水塘的另一面就是他的家乡。在此次洪灾中,他的家里也受了灾,家人已被当地党员干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信瑞联圩的险情被控制住,目前当地工作人员继续巡查。

在湖南岳阳1068公里的环洞庭湖堤坝和163公里的长江干堤上,1300多个防汛连,超过11万名党员日夜坚守,守护家园。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无数共产党员向险而行,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抗洪救灾心得体会 篇2

当前,我国多地进入主汛期,一些地区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防汛救灾,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的“考场”,也是抢救人民生命安全的“赛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勇于担当、冲锋在前,跑赢这场与洪水的“比赛”。

“提前热身”未雨绸缪。

正式跑步比赛前需要做好热身活动,赛前热身不仅能预防比赛伤病,还可以提高运动表现。对于防汛救灾而言同样如此,未雨绸缪,方能防患于未然。各级党组织要把防汛救灾工作摆在首位,从源头上做足准备、加强防范,主动作为。在人员方面,要提前组建好随时待命的抗讯救灾党员抢险队、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提前进行应急演习预演。在物资的方面,要提前加强应急资金储备,同时加强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准备好雨衣、雨靴、沙袋、救生圈等防汛物资,为防汛救灾提供充足后勤保障。在机制方面,要建立完善汛情预警机制,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气象预警、河流水位变化等情况,保持警惕。

“起步要快”迅速行动。

跑步比赛中起步是关键,起步快就能夺得先机。汛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落实疫情防控的举措快一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就多一分保障。险情第一时间报送,加强寻堤查险、值班值守力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雨情灾情记录,及时反馈防汛情况与信息,确保险情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送。处置第一时间到位,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防汛救灾第一线,坚守在战斗最前沿,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群众遮风挡雨。问题第一时间反馈,汛情灾害造成的影响有多大,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反馈,以便上级宏观把握、统筹协调。

“赛后慢跑”灾后重建。

剧烈运动后需要再进行一会儿慢跑,来调节身体状态。防汛救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灾后重建工作也是防汛救灾的重要一环。要提供应急保障,在受灾地区重建完成之前,集中力量抓好灾区基础设施建设,采用集中过渡安置等方式,配齐各种应急、生活物资,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要全面排查灾情,全面、深入核查受灾户情况,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户”,与群众共同开展生产、生活自救,尽可能减轻灾后损失。要科学制定方案,开展受灾分级工作,因地制宜制定灾后重建工作方案,确保重建工作选址合理、规划科学,提升灾后重建速度,尽早恢复受灾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

  抗洪救灾心得体会 篇3

广大灾区群众在惊涛骇浪面前英勇无畏,在庄稼被淹、家园被毁的时刻无比坚强,斗志昂扬地迎战洪水,精神百倍地重建家园。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民群众都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依靠力量。这次抗洪救灾的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力量的胜利。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死与共的考验,风雨同舟的经历,使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加强。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就一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伟业。

广大干部群众在抗洪救灾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抗洪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加快推进我市又快又好跨越发展的巨大动力。

在抗洪救灾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展示出一种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执政为民、亲民爱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迎难而上、不胜不休”的抗洪精神。执政为民、亲民爱民,体现了党和政府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全市人民的强大凝聚力。人心齐,泰山移。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干群齐努力,军民同奋斗,汇聚成战胜这次灾害的强大力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这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风尚更加激发了全市人民抗击洪灾、重建家园的昂扬斗志。迎难而上、不胜不休,体现了全市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洪水不退,抗洪不止;险情不除,抢险不松;灾情不减,救灾不停;不获全胜,誓不罢休。抗洪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大发扬,是我们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大发扬,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她不仅是我们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重要法宝,也必将永远激励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抗洪救灾心得体会 篇4

暴雨袭来,浊浪滔天,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境内连日暴雨,河道水位上升,多地被淹严重,灾情危急。天灾无情人有情,面对骤雨险情,怀宁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等不靠,众志成城抗击洪灾,涌现了无数抗洪代表人物,谱写一段段真挚感人的抗洪故事。

穿了4天的篮球服

在这样闷热难当、静坐尚且一身汗的盛夏时节,一套衣服连穿4天是什么感觉? ……此处隐藏17107个字……有多少力,出多少力,构筑起一道冲不垮的“精神堤坝”,守护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上下同心者胜,但防灾减灾的弦不能松。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断提升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险情的能力。要树牢风险意识,健全监测预警制度,切实提高应急排险的效果;要压实各方责任,建立好抢险救援、灾后救助、灾后重建等责任链条;要狠抓制度落实,认真做好值班值守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及时整治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才能打好打赢这场硬仗。

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被我们所打败。正如此次暴雨,可以淋湿我们,却冲不垮我们的“精神堤坝”。同样,在我们伟大复兴的前进路上会有许许多多风雨,但我们有足够的底气、智慧和能力来面对,因为有了砥砺复兴之志,风雨面前我们可以同心戮力一起扛!

  抗洪救灾心得体会 篇19

8月15日,新华农场24作业站拦河坝险工弱段处河水不断外溢出现灾情,广大干部员工携手抗灾,历经6个多小时奋战,险工弱段及时加固,灾情得到控制,确保了安全渡讯,通过抗洪抢险的首次告捷,心得如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未雨绸缪提前准备

8月7日,总局防汛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根据总局防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立即对农场防汛抗灾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1 、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防汛工作

防汛工作事关广职工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事关农场社会稳定,涉及广大群众和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各单位要把防汛工作当作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万无一失。

2、加强组织,认真落实防汛工作

各单位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由农场统一调度安排机关防汛工作任务。

3、提前准备,加强汛期防范工作

各单位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和工具(编织袋、手电筒、铁锹、雨鞋、雨皮等)的准备和储备工作,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要做到行动迅速、随叫随走、万无一失。各单位负责人及主要领导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

二、严密巡查准备充分

为确保汛期各类农作物不受洪涝危害,使种植户免遭经济损失,农场把防汛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围绕“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实行包堤、包库、包片责任制,立足防大汛、抗大灾,从思想上、组织机构上、资金上、物资上做好防汛工作的充分准备,各单位及作业站积极组织好防汛抢险突击队,重点对堤坝有无裂缝、滑坡、塌陷、漏水、管涌、流土等进行认真检查,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

三、反映迅速、组织有序

8月14日晚,新华地区再次普降暴雨,降水时间为10个小时,降水量达98毫米,加之上游四个水库泄洪,鹤立河汇水面增大,致使15作业站拦河坝出现开口,部分农田被淹,个别路段损毁,面对突发汛情,农场紧急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将24作业站拦河坝的3个闸门同时开启,并打开溢洪道排放洪水,同时,组成由机关干部、公安干警、民兵、青年团员及广大员工群众为成员的抗洪抢险队伍1500余人,全部奔赴抗灾一线,抢堵防洪堤坝,控制外溢水患,及时组织抢险冲锋队抢占了抢险任务的最佳时机。

四、拼力抢险不畏辛苦

面对灾情,广大干部员工1500余人,在农场党委领导的带领下灌编织袋、往坝堤上背袋、码排防洪墙垛历经6个多小时奋战使得险情得以控制,大家克服种种困难,不喊苦、不说累、每一滴汗水都洒落在堤坝上,在抢险的过程中37作业站的年近70岁的老同志李忠店同样参加到抢险的任务中,与年轻人同样灌编织袋、码排防洪墙垛,通过他体现了农场职工上下团结抗洪保家园的决心与力量。

经过此次抗洪抢险的首次告捷,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许多。我们还应继续对汛情易发堤防加强观测,对易出现滑坡、塌陷、漏水等堤坝进行修筑,力争农业生产丰收及农户生命安全。

  抗洪救灾心得体会 篇20

在“7·21”特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工作中,石宝玉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始终坚守岗位、身先士卒、克服疲劳、连续奋战,以高超的决策潜力和顽强的工作作风,有效确保了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完成,谱写了一曲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忠诚乐章。

一、临危受命,沉稳指挥,周密部署保民安

21日下午,通州区开始普降暴雨,并伴有瞬时大风及冰雹,最高风力到达10级以上,全区多个地区发生严重积水、房屋损毁等紧急状况,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群众安危大于天,分局立刻召开抢险救灾工作部署会,区委常委、分局党委书记、分局长李耀光做出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灾的重要指示。石宝玉第一时间来到分局勤务指挥处,透过视频监控系统和各单位上报状况仔细了解全区暴雨灾害形势,并利用电台实时指挥,命令全局启动重特大灾害处置预案,要求各单位迅速行动排除万难,对群众报警求助等危急状况进行出警处置,坚决确保群众安全;同时主动出击排查隐患,对立交桥、平房区、农田、河道等危险多发的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检查,认真开展巡逻、值守和疏导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发生严重灾害事故。按照部署,分局各单位迅速行动,组织民警、消防、武警、保安全员出动,推动抢险救灾工作有序开展。

二、深入一线,亲力亲为,鼓舞士气聚民心

在组织部署全局展开抢险救灾工作后,石宝玉时刻牵挂群众安危,迅速到辖区进行巡查,深入了解暴雨灾害形势,现场指导各单位开展工作,与广大民警同风雨、共战斗,极大地鼓舞了队伍士气、激发了民警斗志。14时许,张家湾镇遭遇暴风雨袭击,大辛庄村一厂房倒塌造成群众伤亡,石宝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冒雨指挥消防、属地派出所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期间,附近的枣林庄村一村民遭遇雷击,他又迅速赶到组织抢救。16时许,张家湾环湖小区群众报警称房屋出现倾斜,他又紧急抽调周边7个派出所14名警力支援张家湾镇抢险救灾,竭力将灾害影响降到最低。晚上12时许,宋庄镇小堡村一院落发生险情,近50户村民被困,石宝玉再次赶到现场,组织治安、属地派出所警力进行救援。此时积水最深处已经到了人的腰部,他不顾危险,与民警一齐在现场挨家挨户查看状况、开展救援,成功将包括超多老人孩子在内的45户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应对民警的劝导,仍有5户村民不愿离开,他又用心协调当地政府进行妥善安置,最终确保了村民的绝对安全。

三、昼夜兼程,不眠不休,连续奋战展风采

暴雨灾害发生期间,为切实将工作部署落实到位,石宝玉马不停蹄、往返奔波,全然不顾连续奋战带来的疲劳,拼搏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给同事和广大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22日凌晨3时许,在确保全区灾情平稳、群众平安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分局,此时的他浑身早已被雨水浸湿,大家都劝他洗个澡好好休息休息,但他立即来到勤务指挥处开展工作,准备迎接随时可能到来的险情,就这样,他在勤务指挥处度过了整整一夜。22日早上8时许,他又陪同区领导到全区进行现场检查,及时组织开展灾后治安维稳工作。整个救灾工作中,石宝玉连续奋战30余小时,行程200余公里,始终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心投入、攻坚克难,充分展现了一名优秀公安干部忠诚为民的时代风采。

《抗洪救灾心得体会(精选2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