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教育类实习报告模板汇总七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类实习报告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类实习报告 篇1实习人:张琴 实习学科:物理 学科实习指导教师:刘慧萍 班主任实习指导老师:刘慧萍 实习班级:高一、12班 实习时间:20xx年3月——20xx年6月
在成都玉林中学实习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与学校的老师、学生以及来这里实习的朋友们,一起度过了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从西南大学走出来,走到玉林中学的校园,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对学生与教师的角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点点滴滴都记在心里。这一段经历,将成为我将来走向教师岗位,走向社会打下了一个深刻、有意思,同时又坚固的基础。在学校实习的工作具体有两方面的,一个是物理学科实习工作,另外一个就是班主任实习工作。在这两方面,我都有了自己深刻的体会。
先从物理学科教育说起。
高中物理在高中教学当中占着相当的地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很难的科目,因为它要求学生有抽象的物理思维;对于教师来说,要将抽象的物理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实习将近三个月的我来说,对于其中的体会已经颇深了,深知物理不好教,但从老师那也得到了很多经验。
物理这门学科要求严密的思维、抽象的思维,因此也确定了物理不能像其他语文、英语、历史等学科那样“好玩”。对于像语文那些科目,涉及到了很多很广的知识,而同时这些知识对于同学们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因此这些学科能够比较容易抓住学生的兴趣。而对于物理来说,就没有这样的优势。因此,物理教学必须要有其独特的方式、方法。 对于还没有教学经验的我们,对物理教学仅仅是从理论上有着一些了解,但真正地要实际操作起来应该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因此刚刚来到学校的时候,我们就跟随着自己的学科指导老师,认真听每一堂课,当然不仅仅是用耳朵来听课。我们在课堂中首先要听老师讲课,将知识点听清楚,听老师如何处理重难点;再从整体上思考,老师是如何安排教学内容的,如何有效地导入新课,怎样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当然还要看,看老师的教态、教姿,教法等。凡事都要从模仿开始,然后再从学习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刚开始的时候,老师让我接手了文科班的物理教学。虽然说是给文科班上课,但是这对于我来说,仍然是一个挑战,毕竟以前讲课是对着自己的同学,和真正的走向讲台是不一样的。虽说教文科班没有大的压力,但是要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想学物理,是非常
有挑战性的。因此,在给文科班上课的时候,我尽量采用轻松、愉悦的方式,比如说在导入的时候,尽量采用情景法、讲故事法、实验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鼓励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对物理感兴趣。
过一段时间的进一步学习,老师给了我上理科班的机会。首先确定讲课的内容,然后自己准备好详细的教案,让老师修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建议我怎样安排内容,怎样处理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问题,然后自己再进行修改。最后自己就走向了理科班的讲台。第一次上理科班的时候,我是非常紧张的,自己也闹了一个大笑话。在打上课铃的时候,我说了第一句话“起立!”学生们先是惯性的站起来,然后是一阵狂笑,应该是值日生喊起立的,我这个老师帮他做了。我是尴尬的不行,也跟着他们笑起来了。这堂课在这样的开始中结束了。下来之后学生和老师真实的反映是不怎么样,他们也说了很多对这堂课的看法,哪些地方没有处理好,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当然还是说了很多鼓励的话。对于这样一节课,成为了我今后不断进步的动力。
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又听了另外几位物理老师的课,发现不同老师有自己独特、闪光的地方,都值得我学习。于是在这样不断的学习和自我改进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进步。在这三个多月的实习中,对物理教学有了深刻的体会。
在我看来,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引入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一般物理的导入有以下几种比较常用、实际的方法。
一、旧知识复习导入
物理教学的导入经常用到旧知识复习导入法。课前对上一节课或是上几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主要是对概念、定义、公式的复习,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强化作用。而且旧知识导入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操作,学生也比较熟悉。
二、情景导入法
前面已经谈到,物理是相对抽象的一门学科,涉及到的很多知识、对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比较难以想象。比如力学中的功、动量、冲量,电磁学中的磁场、磁感线等概念,虽然课本对其作出了相应的定义,但是学生会问:它到底是什么?我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们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于这样的问题,用情景导入法,假设一个情景或者现场呈现一个情景,相应的将生硬的物理概念与生动的生活现象连接起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情景导入法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于课堂教学的进一步进行。
三、实验法
实验在物理当中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那些推理、推导都必须要科学、可靠的实
验来验证,之后才能得到认可。而很多伟大的物理发现是从身边的实验现象中得到启发的。而对于今天我们的学生来说,实验的意义主要在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验证与更加深刻的记忆。用实验法导入,第一能够抓住学生好奇、好学的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第二能够自然并且有效的导入这堂课要教授的知识内容。
四、讲故事法
一般来说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通过讲一个和物理知识相关的故事,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故事通常可以是和这堂课中心内容有关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是相关的物理学家的故事。
五、提问、设疑法
教师在讲解新课之前,提出一个难度适中、比较有趣的问题,先不作答,留给学生思考,引出新课内容。
当然在这些引入方法当中,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组合能够更加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在物理教学中很重要的是教学的实施和组织。物理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即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来组织教学内容,一环扣一环,使得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也能得到思维的激发与碰撞。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不是完全的教授,对于一门对思维要求很高的学科来说更应如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来发挥他的思维。
实习的这一段时间,对物理教学有了深刻的感触。听不同老师的课,有不同的收获,老师们的风格迥异,各有各的发光点。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不断累积经验,培养出自己的风格。
课后的教学工作也是相当重 ……此处隐藏12905个字……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外老旧的方法具有其独到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可是随时更改课堂内容的设置,这是先进设备所不具备的。从教学态度上来讲,小学的孩子都还未定型,心性不稳,不仅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小学语文老师们并不认为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他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们极力想让孩子听懂,所以变换着方式让孩子感兴趣,并且看这些孩子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没有采取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对预习指导和字词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转上来,对没有标读音的课本一时还不大能适应,所以要确保他们认识字后才能开始课文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四年级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是为了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四年级,学生都在十一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四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也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收效还不错。据了解,在现今中学,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特别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还好,这种现象在小学里是不常见的,我想从学生方面说,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还小,和语文的接触还不深,语文这门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门很新鲜的学科,对语文知识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这种现象和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几节课。通过这几节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又是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设备比较多,学生好奇心太强,尽管老师千强调、万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会去拿、去碰。正因为这样,这所小学的语文老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使用先进设备。
小学生是很单纯的,正因为这样,当一个称职的老师就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夸奖他们,尽量用表扬来鞭策他们进步。当然也不能全靠表扬,在行为习惯的调整方面,批评和惩罚也是很重要的,否则引不起他们的重视,甚至会让他们产生老师不足惧的想法。小学生也是很敏感的,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就认为他们不懂,其实他们都拥有雪亮的眼睛。调查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是贴近他们思想的老师,他们会去寻找老师跟他们的共同喜好,如果共同喜好多,他们会比较亲近这个老师,反之,则比较生疏。他们最不喜欢的老师就是那种对待学生不公平的,无论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还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无论是乖学生还是调皮的学生,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不约而同的。每个孩子都是想通过自己的途径引起老师注意的,用的方法可能会让老师喜欢,也有可能会让老师产生讨厌的情绪,后果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可以说每个孩子的行动出发点都是好的,端看老师是如何看待它。实习中,我就见到这样的事情。我实习的班级有一些小男生很是调皮,老师不看到他还算比较收敛,老师的目光一转到他身上,他便更调皮了,老师对他就比较头疼,因为他们上课老是爱说话、爱动来动去的。综合我的所见所闻,我认为他们只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我比较注意他的一言一行,在每次跟他的谈话中争取引导他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我认为,当一个称职的好老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寻找适合他们的引导之道。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抵触老师,甚至抵触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
教育类实习报告 篇7我们这次的教育实习是以班会活动的形式进行的。在活动组织、筹备、演出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很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班会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才能。其实班会的雏形很不成熟,内容也显得有点与班里同学的特点不相符。但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很多有才能的学生为班会出谋划策,主动为班会编排节目,从而充实了整个班会的内容,为班会的举行作好了铺垫。其中有一个女同学热心地向我们提出为班会编写一个舞台剧,结果写了一个长达21页剧本,为班会填充上了一份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把她的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其次,我们的管理实施学生自主管理,从良好的效果来看,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再次,学生上台表演,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一次锻炼。就有这样一个女学生。她平时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令人想不到的是,她争取了这次班会的机会,担当了班会一舞台剧的主要角色,而且,演出也得到其他同学的好评。
最后,我们深入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导师”和“朋友”。学生的很多心声都向我们倾诉,我们可以尽我们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对待困难,对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这次的班会活动教育实习效果明显,根基我们的调查显示,90%的学习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求学兴趣。同时也给我一个启示,教育工作一定要用心去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才会真正的达到素质教育的水平。
教育的最高目标目前来说就是素质教育,通俗的讲就是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们主要的问题在于把学生素质的培养过于形式化。组织学生在活动里唱唱歌,跳跳舞,表演一下,有时甚至只在上级领导巡查时才草草作个样子。认为这就代表“素质教育”的成果。明显这种做法是欠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