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在心理学里,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就是你看得见他们,却触摸不到真正的他们,就像星星一般。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印度电影,看完后被片中的美术老师尼克深深打动了。这是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的老师,他真正读懂了孩子,从根本处分析孩子,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让小男孩伊夏不仅在读、写方面有了进步,而且在美术领域施展了其特殊才能,成为超越老师的绘画冠军,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的喜悦!现实生活中太缺乏这样的老师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这样既懂教育又懂心理学,同时又具有无限爱心的老师。
现在的社会过重地强调竞争,而在无形中忽视了对孩子自身的关注。正如影片中尼克老师所说:“我知道外面是一个无情,充满竞争的世界,一个大家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世界。大家都要好成绩,医学、工程、管理……什么都是只要比别人差就是无法容忍的。100分考了95.5分…95.6分…95.7分,只要比别人差就是可耻的,对不对?看在老天的份上,你想一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才能跟梦想,不是,大家都只死想着要如何让自己的手指脱颖而出……然后忙着去修饰,让它们看起来更修长。如果哪天手指头断了,你们还要继续吗?”家庭教育中,需要父母和孩子更多的沟通,给孩子建构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父母沟通。
作为我们的学生家长,你们真正理解一个孩子吗?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而教育所做的不是助其快快成长甚至不经意间压抑他们的成长,教育只是引导与发现,让他们顺着自己的方向,走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路,而不是把自己的野心强加给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现在更多地强调科学教育,而在无形中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电影中的主人公伊夏,就是由于其语言和文字理解能力的不足,导致他被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
夸美纽斯倡导班级授课制的前提是确信每一个个体的认知能力是一样的,因为人具有“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就像是树植根泥土一样,只要给予同样的知识学习条件,学生就能实现相近的学习目标。但是由于遗传和其它方面的原因,我们知道个体的认知能力还是存在差异的,面对这些“弱势”群体,班级授课制似乎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为它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从而成就了大多数人,而牺牲了他们,使他们成为“陪读”或是教育中的局外人。
尼克老师翻阅着伊夏的画稿和使他受到责罚的作业本、考试卷,渐渐的,心里有盏灯开始变得明亮,那颗落在凡世的小星星的光芒刺痛的他的眼睛。“你有没有注意到他犯错的模式?他把字母写成反向,同一个词在一页之中有不同的拼写,相似的字就会混淆……所以,这些并不是普通的错误,他是一个有读写困难的孩子。发现这一问题后,尼克老师首先是给伊夏树立信心,他在课堂上讲到:“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许多杰出的人物,如爱因斯坦、爱迪生、达芬奇、毕加索……其实小时候都有读写障碍……”
尼克老师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和伊夏一起慢慢分析那些会跳舞的字母,从游戏开始,在沙盘中先写字母,再用彩笔写,最后用铅笔写,一点一点,伊夏慢慢克服了读写障碍。为了让伊夏显露他的绘画才华,尼克老师向校长建议要举办绘画比赛,这也是整个影片的高潮部分。伊桑的画胜过尼克老师而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伊夏简直不敢承受这巨大的成功喜悦。伊夏成功了,这更是尼克老师的成功,正是尼克老师智慧地发现伊夏的特点从而因材施教才发掘了孩子的天性,发挥了他的特长。
在每个班级几乎都会看到伊夏的影子。他们总是没办法集中精神上课,经常在自己的位置上玩各种各样可以拿起来玩的东西。作为老师感到无奈:因为找不到有效的方式来治疗和改变孩子的行为,老师和孩子都只能继续痛苦着,煎熬着。这些孩子天生缺乏主动性,一点的小挫折就能打消他的耐心,一次求助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打消下一次求助的主动性,他们需要太多的个体关注。当原本枯萎的花朵展现出内心的美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时,当信任和付出终于获得丰收时,我们都感受到了同样的喜悦,我想每一个老师都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只是太多的时候我们都成不了这位老师,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因为现实中孩子的状态要比电影更复杂,是因为即便我们关心,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影片更让我知道了:静候“花”开,要懂“花”的特点。面对教学实际我们有时感到无力从心,但我们还是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尝试!你一定要坚信,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小星星,是星星总会发光!希望每一位教师能真正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都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2我以前没有看过类似这样题材的电影,或者说也只是看过,而没有用一颗即将成为幼教老师的心去看、去想过这些问题。这部电影对我的影响很深远,伊珊是一个活泼、喜欢幻想、喜欢画画,对一切没有见过的事物充满好奇,不愿意受到束缚,想展翅飞翔的孩子,却因为周围的环境,家庭的环境以及老师、家长的教育方式而使他变得性格孤僻、暴躁、沉默寡言,到最后对一切事物都失去兴趣。 老师的出现改变了他,看出了他的个别,并通过作业和家访,发现他是个在拼读上有障碍同时在绘画上很有天赋的孩子。老师没有放弃他,把拼读练习融入到他喜欢的游戏中,使他在拼读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举办全校绘画比赛,伊珊赢得了第一名,让他对生活又重新充满了兴趣,找回了自信。一名好的老师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他一定要有责任心、要善于观察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观察他们的特质、发觉他们的潜质,多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使他们能在各自的擅长领域得到好的发展,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整部电影我都很喜欢,最喜欢当巴库老师出现后,一切都发生了转变,我认为这是电影的高潮部分,也是对我影响很深,并且更加坚定了我当一名好的幼教老师决心的部分。这部分对我的触动很深,我非常喜欢巴库老师,他的那种气质、品质感染了我,特别是当他发现伊珊是一个有拼读障碍、画画很有天赋的孩子,但因为种种原因使他变得孤独无助、焦虑、暴躁,对一切事物失去兴趣的时候,他想挽救这个孩子,但与家长沟通后,发现他的爸爸并不能理解,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哀伤,电影的这个画面,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非常感动。
学校是孩子除了家庭,另外一个大的社会环境,老师每天与他们共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长,所以作为老师要有加倍的责任心,来照顾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活动中、游戏当中要善于观察每一个孩子,发现有问题的孩子,更要对他关心、爱护,并通过平时的表现,比如他的作业、他的作品、他与其他孩子互动时的表现,找出是什么问题,然后及时与家长沟通 ……此处隐藏22316个字……的美术老师尼库姆布斯的第一堂课上,老师扮小丑、吹笛、唱歌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在那一堂课上,除了他以外的其他所有学生都深深地被这位老师吸引了,他们在课堂上他很high地和老师老师唱歌跳舞。
新来的尼库姆布斯老师他的教学方法也很特别,他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画出自己想要的画。同时老师也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来帮助每一个孩子:对于伊桑第一堂课上空无一物的白纸,老师也没有发火,只是耐心地问他的名字;老师还亲自到伊桑的家中了解情况,跟伊桑的父母说明他们儿子的情况。尼库姆布斯老师耐心地翻查伊桑的作业,并帮助他一步一步向前走。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在画画方面的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也逐渐有了自理能力的同时,他的读写能力也逐渐地提高了。在尼库姆布斯和伊桑的努力下,伊桑终于找到了自信心。在学校的画画比赛上,尼库姆布斯和伊桑分别拿了第二、第一名的好成绩。而他在家庭里也得到了应有的关心和爱护。
电影的最后伊桑和自己的亲哥哥在校园里,高兴地玩耍嬉戏,这是一个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最好的结局。
这让我想起了高中时期。在高中时期,我在的班级不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班级里,很多学生的成绩不是很好,因此我们班爱学校的地位很低。当时有一个别班的老师说:让他们闹吧,学校就是个收容所,只要他们不把教室房顶掀翻就好。当时我听到这句话觉得很伤心,虽然我们班很多同学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他们都有各自的才能。有人擅长跳街舞,有人擅长唱歌,还有的擅长唱双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我觉得都应该得到别人的认可。
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来说,关心对他们来说是很关键的,他们有着深远的意义。他们需要一个像尼库姆布斯一样来挖掘他们潜能的启蒙老师。当今中国更需要这样的小学老师,他们需要有十分丰富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现在的小学生需要有这样具有爱心和耐心的老师来发现他们别人不能发现的潜能,并且激发这一潜能。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老师,更需要能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新时代要求他们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协调发展。
不过有的学生很有可能就不会在学习生涯里不会遇见可以开发他们潜能的启蒙老师,但是每个孩子却是有最疼爱他们的父母。即使可能不会遇到启蒙老师,作为父母,有必要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我们不可以不必像伊桑父母那样认为孩子的所学一定要能与别人竞争、养活自己。或许每个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应该是父母最大的愿望吧!就像伊桑一样,虽然他有读写障碍,但他擅长画画有独特想象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与理想,我们应该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小朋友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5这是一部令人开心印度电影,这是我家10岁熊孩子强烈推荐我和他一起观看的一部电影,在他眼中,这是他看过最好的电影,甚至超过《超能陆战队》。他说,这个主人公易翔非常有趣,成绩不好但很有想象力,是个绘画天才。他说,看这部电影,他甚至能从易翔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明白,那是一种孩子与主人公产生的强烈共鸣。
《地球上的星星》是印度著名男星阿米尔-汉自导自演的首部作品,推出后反响强烈,该片获得印度本土电影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故事三项大奖,印度官方选择此片出征奥斯卡,足见这部影片的受欢迎程度。阿米尔-汉是一位才华全面的实力派演员,影片中的歌曲节奏明快,歌词阳光,积极向上,催人奋进。
这部长达165分钟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叫易翔的男孩,生活里鬼点子多多,学习成绩却不敢恭维。连续留级两三次后,无法继续求学。上课时,易翔连老师最简单的指令都听不懂。所以上课时,他都在遥望窗外,进入自己的想象世界。如此差的成绩让易翔失去了学习上的信心,逐渐影响到他的社交。当所有老师,邻居,都抱怨这个孩子无法沟通时,易翔被迫与父母分离,来到到了一所寄宿学校,开始他的生活。
过去易翔是个非常活泼的孩子,因为他有非常爱他的家人,特别是有爱他的妈妈和哥哥。哥哥是全年级数一数二的学霸,而他却是不折不扣的学渣。这样两种对比强烈的尴尬人生出现在一个家庭里,让严厉的爸爸很是苦恼。
远离亲人,来到寄宿学校的易翔,除了继续满篇作业的大红叉,除了继续听不懂老师的指令,除了永远写不对的字母,还有那些算不出的算数。更多的孤独和恐惧,把那份家庭曾带给他满满的安全感,孩子心里的最后一点阳光,全部被摧毁。
他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更加不合群。现在就连他过去最爱的画画,也彻底放弃了。就在易翔,处在人生崩溃边缘时。一个可爱的老师尼克,走进了他的世界。
尼克是一个不循规蹈矩的优秀老师,他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尊重他们的成长节奏。用音乐点燃孩子们的绘画激情,让孩子们的头脑和身体一起跳动起来。他的出现,让这个如一潭死水严厉管制的学校,荡起了层层涟漪。
尼克发现了易翔的特别,当他翻开易翔的作业本,他明白了,这是一个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
尼克来到易翔家里。告诉了易翔的父母,事实的真相。可是易翔那好强的父亲,不能接受孩子有这样的缺陷,他宁可相信自己的孩子只是笨一点、怒力不够而已。
尼克说服他们,全力给予孩子爱与鼓励。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不同,请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尼克在这所寄宿学校仅仅是一个代课老师,但他却说服校长,不放弃患有阅读障碍的尼克,自己亲自帮助这个孩子。
尼克在班上告诉小朋友们,那些改变世界的伟大人物。比如爱因斯坦,比如达芬奇。他们都曾有严重的阅读障碍,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改变世界。他悄悄地告诉易翔,他小时候也是一个这样的孩子。
尼克发现了易翔在美术上拥有的惊人天赋,他决定策划一场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美术大赛。很久不愿拿起画笔的易翔,画出了全校最惊艳的作品。而爱他的尼克老师,用画笔画下了一个最阳光的小孩,那就是易翔。
易翔上台领奖时,突然转身,泪流满面的紧紧的抱住尼克。尼克笑了,他欣慰了。易翔那些失去的情感,终于重新复苏。
上帝为每一只笨鸟准备了一个矮树桩。那些看起来飞不高的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积极鼓励,给予合适的温度和土壤。有一天,一定能飞上自己的树桩,最终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没准还能改变世界。
这个影片中的小男孩,可以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榜样。一个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尚且可以努力,那我们普通孩子不该更加努力吗?即使是易翔,他也有属于自己的特长与优势。那么孩子,你的兴趣和爱好,可以成为你的特长吗?如果想成为特长,是不是应该先尝试行动起来?
每个孩子阅读能力的高低,真的不同。这不仅仅因为一些阅读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差别,最重要的是大约15%到20的孩子,可能存在有阅读轻度障碍。当然,还有5%左右的重度阅读障碍者,他们要么被摧毁,成了疯子,要么被精心培养,成了天才。
在每一个孩子还没有遇到像尼克这样的老师之前,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做孩子最好的爸爸,妈妈。要知道这个世界,我们最不能摧毁的,就是孩子心底的那份来自家人之爱满满的安全感。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这也真的是一件远比教孩子一些具体的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