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

时间:2023-03-10 05:11:59
《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6篇

《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6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1

一部《杜拉拉升职记》风靡职场,不论新老白领,都希望从这个小姑娘身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职场问题终极解决方案。

电影版的《杜拉拉》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徐静蕾扮演的杜拉拉是如何从一个职场“菜鸟”,成功完成职场三级跳,晋升为一家全球500强企业的HR总监,跻身职场“白骨精”的行列。

粉丝网友们总结了杜拉拉升职的“三十六计”。包括在业务上,无论你在外企还是国企,也无论你从事何种行当,要想不被边缘化并加快职位的上升,就要紧挨着核心业务这棵大树来发展;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职责,什么要自己做,什么要向上级汇报,什么需要上级的支持和他人的协作,要有判断力,知道自己独立决定事情的范围;“学到东西”固然重要,更要清楚自己的付出应该得到怎样的回报,当你手中握有筹码的时候,也是你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最好时机等。

而在职场人际关系方面,如果你不想用你的职业前途赌一把,那么千万不要在你不同意上司的决定时,就贸然跨过他越级行事;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你擅自做决定,但也绝不是什么事情都要问领导,领导是需要你帮他分担,而非事事都要烦他;面对强硬的同事,一味的妥协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非常重要,你的坚持有时会让他肃然起敬。

在徐静蕾本人看来,杜拉拉身上有很多这个时代女性的影子,有主见、渴望独立、在道德底线之上不惜一切代价做好想做的事情;努力、尽量回避小女人心态、对感情含含糊糊、对工作毫不懈怠;脑子灵光、有韧性、会学习、对人际关系敏感、对生活看法实际,适当的时候还会耍些无伤大雅的小计谋。徐静蕾认为,对于大多数职场女性而言,相比比尔·盖茨的成功,杜拉拉的故事对于职场人士,特别是职场女性,更具有借鉴和模仿的价值。

如果说职场女性可以参考杜拉拉,那么职场男性则完全可以效仿《三国演义》中的最佳职业经理人——赵云。有专家将职场人士划分为四种类型:有能力有脾气型、有能力无脾气型、无能力有脾气型和无能力无脾气型。这四种类型中,最讨领导欢心,升职最快的,毫无疑问当属有能力无脾气型的,例如赵云。

赵云同志除了有勇有谋、能力出众外,还特别听话,很能领会领导意图,并按领导意思办事。他不像张飞那样脾气火暴,也不像关羽那样性格傲慢。这样的员工是老板最喜欢的,升职理所当然就很快。

然而,真想像赵云那样平步青云,还真不是一件易事。首先是要有能力、有业绩。诸葛亮《隆中对》计三分天下,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张翼德大闹长坂坡、赵子龙千里单骑救主,每一个人都是依靠卓著功绩,才换来职位的升迁机会。同样,在现代社会中,企业是盈利机构而非福利院,想要升职,业绩是必需的。

其次,具备职场老黄牛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是必要的,但鲁迅提倡的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却不完全适用,职场升职定律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学会做会“叫”的牛。工作业绩有了,还要设法让老板知道。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老板的眼睛是雪亮的”,应该能看清每个员工的工作状况和努力程度。但请不要忘记,老板都是很忙的,不可能做到事事都了然于胸。因此,不要抱怨老板看不到自己的努力,而是你对职场规则缺乏了解。最后,还要学会敢担当,要在老板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为何赵云如此深受刘老板的赏识,原因就在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想当年,周公瑾用美人计引诱刘备,并准备在刘备赴江东成亲时把他干掉。赵云作为侍卫队长,勇挑重担,识破了暗藏的刀斧手,最终使刘备不仅全身而退,还抱得美人归。职场人士要学会承担重任,并要保证圆满完成任务,成为老板最需要时候的最可信赖的员工。如此这般,想不升职都难。

当然,有时候还要耐得住寂寞,学会坚持。当一批又一批老同事选择跳槽,纷纷地离开公司时,坚持留下来的人渐渐就会变成元老,升职的机会自然就会变大。不过,升职也要克服急躁心理,因为老板也有自己的考虑。因此,不妨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2

昨晚看了《杜拉拉升职记》。说实话,这是我一再说服自己对老徐的又一次关注,每次我都特别特别希望能看到她演技和导演水平的进步,但,我还是失望了,而且这次是彻底失望。这部电影让我不得不作出一个决定,从此不再看老徐的片子,无论是她作为演员还是导演。

《杜拉拉升职记》感觉就像是一场有故事情节的时装发型化妆秀。爱情故事中没有惊喜;职场故事只是蜻蜓点水;人物对话平淡无奇;老徐的表演矫揉造作,令人鸡皮四起;男主角丑得惊人;唯一的安慰是片中的三个女配角莫文蔚、李艾、吴佩慈的表演非常到位,人物性格塑造鲜明,令人信服,尤其是莫文蔚,她虽然长相一般(迦兰见过其本人),但却是为舞台而生的那类演员,镜头感强。

先说说老徐。从老徐一开始红我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她。虽然说各花入各眼,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我还真的搞不懂她到底为什么受欢迎。说她有才也是差强人意,她备受瞩目的导演和书法作品水平皆非常非常一般。人也实在不漂亮,没有什么女人味。作为女人,我看舒淇的娇嗲,听舒淇的娇嗲都非常舒服受用,但说实话,看老徐发嗲,我真的立即起鸡皮。作为一个专业表演系毕业的科班演员,她的表演怎么可以娇柔造作到如此地步?对老徐表演的终极评论是:她只有五种表情。一是露齿开怀大笑;二是婉约抿嘴羞涩浅笑;三是木然全无表情;四是生气嘟嘴作受气小女生状;五是边说边哭。我说老徐不会表演,实在是因为她不知道表演的真谛,她的表演只有表面,而没有灵魂。她演的所有角色,没有一个能进入人物的心灵深处,去咀嚼和体味人物的内在,与角色的灵魂对话。也就是说,她只会表情,而不会表演。不要说把她和老戏骨诸如蒋雯丽来比较,那简直不是一个段位上的比较;就在同台戏中,她的表演也绝对地输于另三位女演员。没有灵魂的角色,她换再多的服装,梳再多种发型,依然不能感人。不感人的表演,便是失败的表演。我用十多年的时间期待老徐的进步,但我终于发现,我不需再期待了,她不是为舞台而生的,艺术灵气永远无法强求。她导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对茨威格的亵渎,如今的《杜拉拉升职记》虽然对原著伤害得没有那么严重,但依然是败笔之作。究竟她知不知道什么是电影,什么是表演?同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真想请问她能不能琢磨一下人家琼芳登那种令人折服的表演?

再说主题。《杜拉拉升职记》原本就是以升职为主题的,但电影版变成了职场爱情双主题,显然是想用浪漫爱情故事来讨好观众。事实上,职场主题却更为人所关注,因为此类主题的片子远远少于爱情主题,更需要获得广泛的人文关注,其实要能做好也应该有更大的挖掘空间。电影版的《杜拉拉升职记》远比我看过的由大嘴姚晨主演的同名话剧要逊色很多,其关键就是主题跑调 ……此处隐藏3611个字……拉拉升职记也一样,电影里的情节和原著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所以,如果你读过原著,也别把它当回事儿,也别太纠结,就当自己去电影院看一个情节基本原创的新片子,除了电影名字《杜拉拉升职记》和环境架构、人物设定之外,这片子和原著基本关联不大了。

影片所表达的主题不是升职,不是职场中的尔虞我诈,而是谈恋爱。简单来说,就是一部职场中的爱情片,还是有点落俗套的。老徐和黄立行偶遇,之后又机缘巧合单独相处几次,然后发生了关系确立关系,然后遇到了一些波折,然后莫文蔚同学这位黄立行的原配出现进行各种搅局,老徐和黄立行就崩了,但依然为伊消得人憔悴,于是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爱情故事总是如此般的相似,但一部片子落入爱情的先列的时候,永远少不了的是三角恋的情节,而唯一不同的是场景与邂逅的方式而已。

杜拉拉的类型是" 励志、爱情" ,关于爱情,那绝对是不折不扣百分之好几百的符合,但是励志一说,有点牵强。电影里,只通过几个简单的镜头和一些模棱两可的叙事,告诉你一个大龄女青年在进入一家世界500 强企业以后,通过自己的各种努力,只用3 年多时间就从行政助理做到HR 总监,月薪从RMB3000 涨到RMB25000 .这些就是所谓的励志吗?所以说杜拉拉不够励志,至多是告诉一些年轻的有志白领们,进入公司之后要多制造和总监级人物的碰面机会,争取搞掂之然后上位。

《杜拉拉升职记》里关于职场升职的内容并不是很多,有一些甚至就是用文字和画面一笔带过。当然,我想也没谁会指望看个电影就变成职场达人然后回去横扫公司,图个乐而已。

【表演】

李艾在里面的东北腔实在太浓了,而港台几位明星的普通话又太有腔调了。老徐的表演其实真的是可圈可点的,虽然身材比起其它几位差了点,但整体气质看着还是很舒服(除浓妆外)。黄立行的板寸头很精神,很符合销售精英那种干练的外形。莫文蔚,一直不是很喜欢她,不关乎长相也不关乎演技。剧中有场戏真是把我雷倒了,就是当莫文蔚演的ROSE 在装潢预算方案被驳回时,回到办公室那态度,真是做作到家,一个高级外企白领,又怎会如此沉不住气,个人认为,莫在对原著中ROSE 的拿捏上不是很到位。

还有她在里面的大部分台词一会中文一会英文,恨不得一句话能中英中英捣鼓好几次,真是折腾。吴佩慈演的海伦,就一花瓶,没啥演技。

【画面和服装】 杜拉拉上映后,老徐在剧中穿的衣服就火了,()一上淘宝,随处可见,这是杜拉拉所穿的 衣服同款。画面,

音 效,这些技术性的我不懂,但整体感觉看着还行。

【广告】

在植入式广告的招商过程中,老徐很好地继承了今年CCAV 春节晚会的衣钵。整部影片前 半部分,植入式 广告出现的过于赤裸裸了…… 各种持续数秒的大特写镜头,让我们多次熟悉了很多品牌的LOGO .综观整部影片,确实符合" 商业大片" 的定位,预计砸钱最多的企业和品牌如下:智联招聘、联想LENOVO 、立顿、马自达、建外SOHO……

无法淡定的我,还是罗嗦了这么多,主要是对原著太有感情了,以至于一下子就激动了。 还好我有先见之明没去电影院观看。其实一部片子,让人观看后还有写的欲望也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商业片!而在写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对记忆力与思维的考验!

《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6

首先要说的是,该书没看过,只听说过他的大名,昨天看了杜拉拉升职记这部电影。有一个最有意义的感慨:努力+坚持=成功,包括爱情。杜拉拉就是在这场追求成功的的战斗中,不仅扛起了公司重任的大旗,也缴获了王伟这个冷酷的帅哥。这个故事是很轻松快乐的,所以你不会看到职场坚信残酷的一面。毕竟去电影院,大家都是图个开心嘛。

说下情节。

小杜在楼梯口唱《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真实嗓音不敢恭维啊。还有和王伟为了搬东西而吵架时,真是可爱哟。呵呵。小杜在不断的为升职而努力的过程中遇到的不顺,王伟很贴心的带小杜在喷泉处减压。真是不错,让我想到了两个词,纯真,美好。在如今这个社会,只有卸下面具,人才能放轻松啊,正如张国荣的《夜半歌声》中的只有在夜深/你和我才能/敞开灵魂/去释放天真。小杜正不断在为升职而努力,而现在rose已经做到了想做的位置,却又不开心了,因为她失去了最重要的王伟。我能怎么说呢?她把生活丢了。只剩下工作,想想只有米没有菜的午饭,是不是会索然无味。人活着,匆匆几十年,是要天天快乐的。

其中有很多的对话,半洋半普通话。真是听着别扭。有能耐你说顺流了嘛,说一整句来一大段。然后把我们雷死不算了。合计现在在教我们学完形填空,估计和我一样看了这部片子的同学们,四六级都会有所提高吧。

不得不说,他们在泰国拍的那段戏真的是很美,估计今后泰国的旅游会热一段时间了,尽管他们那里一直都不是很太平;非诚勿扰后北海道开始兴建专门卖给中国人的别墅,大约200W左右,所以说看看现在电影中的广告,那是一个做得比一个多,但是我感觉,还是《杜》这部片子拍的最自然,最好看,比那个《捐款》好太多了。广告恰如其分得出来。就好像美女们脸上么的面膜似的,虽然你知道她化了妆,但人家化得好,给人以美感。

之后为了躲避讨债的,小杜穿上了比基尼,我不得不说,女人的胸(或者说老徐一类的),挤一挤还是有的。呵呵。他们在海滩玩耍聚会之后,两人去开了房,不得不说,老徐就露个后背就被称之为大胆,突破极限。真是让我稍有些大跌眼镜,当然了,作为老徐这样的良家妇女,估计这样也就是她的极限了。然后提一下在泰国海伦因为坐车太快和小杜突然分开了,后来知道是因为和李文华幽会去了。个人觉得这个细节做得真好,有照应。不过相比较而言,那个开车的可真会开啊,开个小黄包车就那么疯狂,快赶上我玩疯狂出租车了。

最后电影有一段,rose为了王伟辞职,两个人拉手,王伟手松开了,我纳闷为啥这样了,小杜咋没看见呢?而后来那个吻也是rose自己送上门来的啊,王伟也没做什么动作。但还是让小杜生气的了,不过你王伟虽然说是长的帅但是也不能这样啊!之前小杜第一次在你家看到rose时你说之后给人家解释,但是看来你之后还是食言了。王伟啊,为啥不能低下头哩?性格太高傲了。男人啊,“平常”心啊!

最后那段两人和好,在许愿树那段。老让我想起来《____》中的那棵许愿树。呵呵。小杜终于算是修成正果,从月薪3000到月薪25000,算中产阶级(HR经理)了吧。女人啊,相信自己就一定会成功,会有所收获。(说一句,大城市的压力真是不断的推迟大学生的结婚问题啊。小杜都33了。)

总之整个片子看起来,很轻松,给人很阳光的感觉。而且时装给很感觉很时尚!很漂亮。比那些T台上的模特穿的好看多了。总结下,我认为,这次老徐拍的这部商业片,捎带些文艺,片子整个看起来很清晰明朗。很好看。给所有即将毕业准备参加工作的和已经工作的人推荐。

这个片子也给我一个憧憬吧。去大城市努力+坚持=成功,包括爱情。就算最后不行了,卸甲归乡。也会有一段让我感动的流泪的时光让我去回忆。

P.s:第一次写评论,可能会有些想流水账。希望大家能体谅。谢谢看官抽出的宝贵时间来看本评论。

《《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