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8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1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一般都是很自卑的,但这些孩子总会碰见一些人,留下一段温暖的回忆。他们的故事也滋润了读者的心灵。
但“德永”不同于那些留守儿童,在日本战败后不久的长岛,他的父亲不幸染上了核辐射,母亲因为实在没有办法照顾德永,只能把他寄养在乡下的阿嬷(姥姥)家。
德永在乡下体会了不一样的“穷日子”。无论多苦,阿嬷总会告诉他:“我们是不一样的贫穷,我们虽然贫穷,但过得十分快乐啊!”于是从长岛来的德永,渐渐适应了在乡下的生活,适应了和他亲爱的阿嬷在一起,经历了在 “佐贺”的点点滴滴,“贫穷是获得幸福的准备活动” 也激励着他不断努力。
阿嬷贫穷吗?不,其实她并不贫穷。她在精神上是一个很富有的人。日子虽然苦,但她让女儿们每天都要打扮好,没有一个人会看得出来他们是穷人。
这几年里,她担任了一所中学的清洁工,凌晨四点就要起来,但无论多苦多累,她总能坚持下去。
她有七个儿女,没有抛弃任何一个。德永的六舅甚至上了大学。要知道在那个时期,就算是独生子女,上大学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虽然贫穷,但乐观的阿嬷总能想到法子,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百般有趣。她的思考方式只有一个,就是——逆向思维。
打扫教室很累,怎么办?先去打扫厕所,打扫完厕所再去打扫教室,就会感觉教室如同天堂一般。
我们同学现在欠缺的正是这种思考方式与乐观的心态。其实每个人的压力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看你怎么想,怎么做。
如果你脚踏实地、乐观地把事情一件件去做好,你就会发现你空出的时间还是有很多的。但是如果你一件也不去做,总觉得这些事情永远都做不完,那你就会一事无成。
有些同学很羡慕那些成绩好的同学,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考得像他们那么好,于是就自暴自弃,自以为自己不如别人。我原先也有这样的想法,可是后来我听我的一位老师说,没有人会比别人差,也没有人会比别人笨。重要的是:你如何思考,如何去做,以及如何去调整你的时间。
如果你能把以上三点做得很好,我相信你已经成功一大半了。阿嬷就是这样,无论再苦再累,她都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思考解决的方法,脚踏实地地去做,调整好自己的时间,最终把七个儿女都培养成才了。
我觉得我们小学生,欠缺的并不是物质,而是像阿嬷这样的思考方式,这样乐观、积极、冷静的思考方式。
像德永,他家里并没有钱,但他也有自己擅长的事——打棒球。他凭着打棒球考上了长岛非常好的高中。没有人教他打棒球,但他十分积极地去学习,最终把棒球打得很好。
正是因为受阿嬷的影响,德永也学着“换个角度看事物”, 后来果然很开朗,很成功。
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要有决心和乐观的态度,要有不怕困境以及战胜困境的勇气。一个成功者具备的,难道不是这些吗?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2《佐贺的超级阿嬷》讲述的是昭广和阿嬷一起生活的故事。在读这本书时,我就忍不住感叹:“这真是一本好书,太佩服阿嬷了!”
我认为昭广是一个懂事体贴的孩子,从文中几个事件可以看出。比如:一,昭广被母亲推上火车时,他只是哭了。尽管他很舍不得离开母亲,但他理解母亲的无奈与煎熬,并无任何怨言。二,来到阿嬷家的第一天,八岁的昭广就学会了做饭。他知道阿嬷四点要出门干活,很累,便默默地自觉接下了这个任务。三,当他看见母亲信上写着给阿嬷少寄3000元时,为了帮阿嬷分担,他特地在那一餐少吃了一碗饭。
昭广不仅懂事体贴,还善良、坚强、豁达……他身上种种的美好,大多来自阿嬷的熏陶。他八岁来到佐贺,在佐贺度过了八年,这八年正是他从儿童长成少年的关键期。他自己也说过:“我的根基都来自佐贺和阿嬷共度的那段岁月。”
“别太用功,太用功会变成书呆子。”“不要紧,不要紧,一分两分的,加起来,就有五分了。”“人生就是总和力。”……这些都是阿嬷经常教导昭广的话。阿嬷懂得孩子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知道帮孩子找到最适合他发展的道路,这就是其教育成功的法宝之一。
阿嬷知道昭广不擅长学习,在学习上花再多时间也是徒劳。于是,昭广写作业写到深夜,阿嬷叫他别写了。昭广考试考得很烂,阿嬷反而安慰他:“不要紧,不要紧,一分两分的,加起来,就有五分了。”而对于昭广擅长的体育,阿妈一直想尽办法支持他。比如在昭广打棒球的时候,她经常会为他加油助威。在他当上棒球队队长的时候,阿嬷毫不犹豫地拿出了含辛茹苦积攒的一万块钱,为昭广买了一双昂贵的钉鞋。
阿嬷教好孩子的第二大原因就是——以身作则。阿嬷建立“超级市场”,拖着磁铁走路……她的生活智慧给了昭广很大的影响,昭广拖着磁铁走路赚钱,就是从阿嬷那学来的。阿嬷勤勤恳恳工作了几十年,她每天坚持凌晨四点起床,从没偷懒过。昭广也继承了这点。他每天到河里提四五十桶水洗澡,提十五桶水灌溉屋后的田地。“这也不是外婆特别吩咐我做的,只是看到外婆除了清扫工作,每天还要到河边几十趟,自然觉得这些工作该我来做。”有一次亲戚来借钱,家徒四壁的阿嬤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辛苦积攒的钱,还笑着说什么时候还都可以。阿嬷身上的坚强、智慧、善良、大方、勤劳都深深影响了昭广。这才有了后来昭广怀着感恩之情,把她的美好都写进了《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里。
阿嬷教导孩子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从不批评昭广。有一个事例可以证明:昭广把老师的黑板用雕刻刀雕花了,老师很生气,阿嬷却没有批评昭广,只是让昭广自己反省错误。这种教育方式,既没有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让孩子在惊讶和惭愧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没有这位超级阿嬷的谆谆教诲、春风化雨,昭广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所以我十分佩服阿嬷,也希望有一个像阿嬷一样的家长。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3庄老师时不时地会向我们推荐优秀的书籍。这一次,她让我们看《佐贺的超级阿嬷》。我一看书名,就被“超级”这词给吸引了,难道这个阿嬷和美国队长、蜘蛛侠或是钢铁侠这样的英雄是一类人?那真是太好了,我就喜欢看这些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大英雄。于是我满怀期待地打开这本书。
可翻了几页之后,大失所望,这阿嬷只是个普通人,一点超级的感觉都没有。但她确实“超级”,她超级穷!你看,她的屋子竟然是茅草盖的,那不是爷爷常说的解放前乡下的草房子吗,可这屋顶上的茅草也已脱落了一半,还随意地钉着铁皮。主人公昭广因为妈妈养不了他,只好把他送给阿嬷养,他看到这样的屋子都想拔腿而逃。洗澡呢,自来水都没有,只能从河边提水;也没钱买东西吃,只能爬到树上摘果子,甚至还去别人家的院子里偷柿子;有时连饭也没得吃。老天呀 ……此处隐藏3333个字……生活在盛世的我们又怎么会懂的战后时期那种艰苦的生活呢?
在《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里,有许多好玩的故事,也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比如这一件:有一次昭广要考试了,考试前他对阿嬷说:“阿嬷,我的英语、历史还有语文都不会做,怎么办?”于是,阿嬷毫不犹豫的回答他:“英语你就填上:我是日本人,不需要学英语;历史你就填上:我不拘泥于过去;而语文你就填上:我可以靠片假名和平假名活下去!”看完这一片段,我觉得好笑极了,不知道阿嬷到底从哪里学来的这些好玩的玩意儿。
久而久之,昭广就被阿嬷的这种生活方式和精神感染了。虽然昭广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体育确实好的惊人,学校每年的运动会他都会得第一,于是他很想让他的母亲来看看他跑步时的英姿,但是他的母亲因为工作太忙每年都来不了,这些事让昭广的班主任知道了,所以她每次运动会都会装作肚子疼,而借理由把自己的豪华盒饭给昭广,这也就应验了阿嬷说的那句话:“真正的关心是不让人察觉出来的!”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人生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坎坷,你会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但你若是因为失败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要记住这句话:在哪里摔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同样,人生中不仅有坎坷还会有许多伤心的事,许多痛苦的事,但你若是因为这些而整天沉浸在痛苦的阴影当中,那毋庸置疑你就是一个大傻蛋,你应该学习昭广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征服自己的毅力,更要学习阿嬷的节俭、开朗、乐观、智慧,但在这其中最可贵的就是阿嬷的乐观精神!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7因为无力抚养,母亲只好将年仅8岁的少广寄养在佐贺的婆家。
于是,故事开始了。“穷人最能做的,就是展露笑容”展露笑容是一件十分容易,简单的事情,而这种简单的事情在如今的人山人海之中却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
阿嬷所说,是穷人最要展露笑容,所以她与少广便每天生活在自己的笑容中,这两人的笑容,让这个偏僻的小镇温暖起来。而正是因为他们俩的笑容,让他们的生活得到了大家的帮助,这正是一种独属于阿嬷的乐观精神。
而在现在,最需要展露笑容不只是穷人,而是所有的人:小孩认为自己天天被大人管着,没有自由;而大人认为自己的老板太死板太抠门让他们天天加班;而老板也许是因为家中的妻子常常认为他不够优秀而给他施压;而老板的妻子也许是因为邻居或朋友,同学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争气而烦恼。像如此这样环环相扣,人人都变得紧皱眉头,世界也变得平淡无味。穷人担心自己下一顿吃不上饭;普通人担心自己下一顿吃不上自己想吃的东西;有钱人担心自己下一顿再也吃不到像这样好的饭菜了。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少广和他的阿嬷依旧按自己喜爱的方式过自己喜爱的生活,这难道不是一种很难得的快乐吗?“按自己想要的方式过活,因为是自己的人生。”
岛田洋七和他的女友私奔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地方便是有阿嬷在的佐贺,这个他曾经居住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地方,这也是他心灵的避风港。却瞒着永远爱护他的阿嬷,他们是私奔而来,而阿嬷却为他指明方向,向东发展。
也正是阿嬷的指点方向,让岛田洋七无意间迷上了相声,从吃他便走上了相声之路。他向阿嬷坦白并道歉,而阿嬷却告诉了他这句话:“按自己想要的方式过活,因为是自己的人生。”这样的一句话也教会了岛田洋七了很多。也许这句话在某些人眼中看来,这是一句十分叛逆的话,该由一位十四五岁的叛逆少年说出,可他们可曾想到这样的一句话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所说,而这句话也是她的一生生活的方式与哲学,这也许是一种信念的体现吧。“即使有两三个人讨厌你,转过身来还有一亿人。”
在少广当上了他们学校棒球队队长之后,本就是一副大哥做派的少广更加受到了大家的尊敬与拥戴,可总有不服与说闲话的人,正当他无奈时,阿嬷高数了他这句话,这让无奈的他重新变得快活起来。
在岛田洋七的相声热潮过去之后,他身边的朋友变少了,他同样的无奈,难过,也同样的告诉了阿嬷,而阿嬷却道他因祸得福,得到了休息与修炼的时间。要知道自己身后还有一亿人。
面对看自己不顺眼或讨厌自己的人,大可不必伤心,因为他们只是微不足道的两三个人,与身后支持自己的一亿人相比,这两三个人能算得了什么呢?
只有这简单的三句话,却表现了阿嬷的三个特点:明事,个性与乐观。我想,这也许是他活到九十多岁高龄的秘密吧!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8这个寒假,我吩咐孩子们必看的两本书是《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和《佐贺的超级阿嬷》。
暂时撇开《永远将不完的故事》那深沉、幻想的国度,我感受到了《佐贺的超级阿嬷》的独特、清新的舒适感,因此也决定陪孩子们好好读读。在日本,有这样一个阿嬷,被她的孙子写进了一本书里,红透日本,再随着各译本走遍多个国家,影响力不亚于当年的山口百惠,她就是《佐贺的超级阿嬷》一书中的主人公。阿嬷于以贫苦生活中以的无以伦比的乐观和诙谐幽默的语言照亮了日后成为相声泰斗的外孙德永昭广(艺名为岛田洋七)缺衣少食的童年生活,也使无数阅读此书的读者深受鼓舞。
这次读是带着强烈的目的——获取一点儿精神力量。最近,身体一直不好,大过年的心情沮丧到低谷,用凄风苦雨万念俱灰来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
故事不是很长,内容也很朴实简单,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转折,没有华美的词藻堆砌,有的就是惹人落泪的小故事小感动。常常被超级阿嬷的开朗和智慧感染,她总是在孩子面前展现乐观的一面,却独自承受着生活的压力。虽然那8年过的很贫穷,靠着上流漂下来的,被阿嬷用木棒拦住的“超级市场”里的蔬菜度日,有时候也会有吃不上晚饭的时候,可是作者并没有觉得日子难熬,相反,作者成长为一位活泼开朗的运动健将,后来还成为了相声演员。作者坦言,是阿嬷带给他相声的基础。再和阿嬷相依为命的日子里,作者懂得了幸福真正的含义。
身为学校清洁员的阿嬷有个独特的习惯,就是出门时总会在腰间绑着一条绳子,绳子拖地的一端是一块磁铁,一路上可以粘到不少钉子与废铁。“光是走路什么事也不做,多可惜。”如此能干的阿嬷另一癖好就是对着河水微笑,不过并非是为了让水中浮鱼沉入水底,而是在等待顺水飘来被上游商户抛弃的各色残次品:小萝卜头、小黄瓜,西红柿,破相的水果……这个被阿嬷誉为“超级市场”的河流有时也会什么都没有,她就颇为遗憾:“今天超市休息吗?”又或者笑着说:“即使今天想吃小黃瓜,也不一定吃得到,完全要听从市场的供应嘛。”
看到这样的句子真是感觉又好笑又心酸。往前推一辈,物资贫乏的苦日子基本上谁都过过,女人们基本任劳任怨,下厨、腌菜、缝补、饲养家禽,几乎每个母亲都练就了“十项全能”。大人勤俭持家,小孩则要在下课后拾柴、捡废品、或者下农田做活。这些在现代都市人看来极不“小资”而又土气的劳作撑起了一个又一个家,他们的裤腿上虽然粘有泥巴,但是眼睛却熠熠生辉。
就算没钱,只要心境乐观,也能活得舒坦。幸福不是由金钱左右的,而取决于你的心态。阿嬷就是这样的人。人,就该这样啊,就该像这个阿嬷一样。困难面前乐观,不做生活的奴隶,生活让你哭,你却偏偏要幸福给它看,生活要你倒下来,你却偏要站起来。
幸福是一种心态,快乐也不由外界决定。谢谢您,阿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