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词15篇
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词1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是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
此刻已发掘出三个俑坑,每个俑坑中都有兵马俑,共八千多个。一号坑最多,兵马俑近六千多个。
此刻一号坑上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我所说的拱形大厅。大家请随我来到大厅上。请往下看,这些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大家此刻看到的兵马俑似乎“一摸一样”,但是,如果仔细端详,就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下方我就来介绍几种兵马俑:
这是将军俑,他身材魁梧,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一看就是久经沙场;这是武士俑,他们身高有1.8米,体格健壮,手持兵器,整装待发;武士俑一旁就是骑兵俑,骑兵佣上身穿短甲,下身穿着紧口裤,右手持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下方,大家自我游玩,我提几点要求:1、大家不要在兵马俑上乱写乱画。2、果皮纸屑不要乱丢。3、小朋友不要骑在陶立刻。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请你们仔细观看,它们是千姿百态的:看,有的神态庄重,好像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有的面带挂意,好像在想什么;有的向远处遥望,好像在想胜利后的情景;有的昂首挺胸,神态自若,好像已经明白谁胜谁负了。
此刻,我的解说完毕,祝大家游玩愉快。
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词2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并相继进行发掘和建馆保护。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兵马俑坑。一号坑最大,坑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余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坑东端有三列横排武士俑,手执弓弩类远射兵器,似为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执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在11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队。南北两翼的后卫部队。
二号兵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东,由骑兵、步兵、弩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大致可分为弩兵俑方阵,驷马战车方阵,车步、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0多辆,并有大量金属兵器。
三号兵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似为统师三军的指挥部,出土68个陶俑和4马1车。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俑阵经发掘对外开放后便轰动世界。1978年,前法国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兵马俑(一说为宣太后)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马高1.5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有差异。
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设计者为了再现20xx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他们不仅仅在于追求单个陶俑的形体高大,而且是精心设计了一个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
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 ……此处隐藏10038个字……p>朋友们,这次的旅游使命完成了,我们即将乘车返回起点,下车时要把所有东西带好,建好周围的垃圾,做一个文明游客,谢谢!
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词13秦兵马俑是世界上八大奇迹之一。兵马俑位于西安临潼出土,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现在我们参观的是一号坑,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对保护兵马俑有着很大的作用。
你们看,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多么整齐,它们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你瞧,将军俑,武士俑,骑士俑,陶马,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我们仔细端详,就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这个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这个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这个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这个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我们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词14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是号称《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
首先,我要先给大家介绍下关于秦始皇这个人,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前210年)他姓赢名政,13岁就已经继承王位,22岁正式开始亲临朝政,公元前221年39岁时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并采取了措施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法律、车轨和文字。秦始皇非常喜欢出游,于公元210年的7月,在出巡途中,暴病于河北沙丘,终年50岁。死后葬于郦山脚下的陵墓之中。
秦始皇陵的文物极为丰富具史书记载{已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藏满了各种奇真异宝。目前呢,我们国家目前的技术还无法打开秦始皇的陵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秦始皇地宫必将重见天日。届时,一定会引起世界轰动。
秦俑坑是1974年时由西扬村几个农民在抗旱时大井发现的。经过考古学家的鉴定把他们分为一、二、三号坑。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
首先,面对我们的是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为坑道式土木建筑性结构。一号坑兵马俑按实战军阵排列,俑坑的东端是一个长廊,站着三排面向东的站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他们手持弓弩,是一号坑军阵的前锋部队。长廊南边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边有有一排面像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头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后卫。他们手执弓弩准备,担任整个军队的警戒任务。在10道隔墙隔开的11个过洞里排列着38路面向东的纵队,每路中间都排列有驷马战车。陶俑身披铠甲,手持长兵器。他们是一号坑的主力部队。根据每个探访里兵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挖掘可出土兵马俑6000多余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一号坑东端以北20米处是二号坑面积为6000平方米。是个单元的4个同兵种构成的一个曲尺形军阵。第一单元是由334件驽兵俑组成的小方阵。第二单元是由64乘驷马战车组成的房阵。第三单元即勇坑中部,包括9至11过洞。第四单元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俑各124件组成的骑兵阵。4个单元有紧密的联系可谓是缺一不可。
参观完了二号坑我带大家去看下三号坑,三号坑在二号坑以西,面积为520平方米,出土陶俑68件,他们手持的兵器与一二号坑不同,后者配备有远射的弓弩。而且三号坑内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叫铜殳。铜殳在秦代是专门用于仪仗的兵器。通过三号坑整个布局,它可能是整个地下军的指挥部门。
兵马俑坑中发掘出最引人注目的兵器就是一把青铜剑。历经20xx年,剑表面没有生锈,至今锋利无比,光亮如新,一次能划破20张纸,实在令人叹服。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土了两乘彩绘铜车马,按照发现顺序,被遍为一号和二号铜车马。这两辆车都是四马单辕,呈前后纵向排列。前面一号车应为古代的“高车”。二号车叫“安车”,也叫“温凉”。每辆铜车马窗上的小孔可以用来调节空气,还可以从中外望。车上有椭圆伞状车盖。二号车配有1500余件金银构件和饰物,显得华丽富贵。一号车上配有弓弩,箭头和盾牌,驾车者带有官帽,这说明保护后面的二号车的安全的。
铜车马处处依照真车、真马、真人制作,大小为真实的二分之一。车马人的总重量达1243公斤。金银饰品共计1720件,总重7公斤。马的笼头是用一根金管,一根银管,采用子母扣连接方式制成,笼头上有个销子,拔下销子就可将笼头完整的取下来。根据初步研究,铜车马采用了焊、铆、刻等多种工艺手法。
铜车马是我国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珍品,迄今为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它的出土为考证秦代冶金技术、车辆结构、工艺造型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现在在秦陵周围发现了更多的陪葬坑,我们博物馆在今后几年内将会扩建为秦陵博物院,我们将以更多的方式,更多的实物展出。为大家呈现出新的秦陵。
给大家半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参观,半个小时后在门口集合。
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词15大家好!我是大港一小四年五班的一名学生,我叫许宝洋。很荣幸,今天能带领大家一起去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兵马俑坑游玩。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组成。现在已经建成博物馆。兵马俑排列成阵,气势壮观。兵马俑分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陶马等。馆内还展出了大型彩绘铜马车。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
那么现在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类型众多的兵马俑吧!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共文物,也不能……
现在我们来到的目的地是一号坑。一号坑在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东西有230米长,南北有62米宽,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呢!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呢!
看!这就是将军俑。它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握着宝剑,看它那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让大腿匈奴大军呢!那个兵马俑交武士俑。它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上还穿着前端向上翘的战靴,手里还拿着兵器,瞧他那神气的样子,准能把敌人吓得屁滚尿流!
看这个身披铠甲骑在马上的青年,就是骑兵俑,他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待将军一声令下,就去与匈奴大军作殊死拼搏!
这个兵马俑是陶马,它的大小跟真马差不多,哥哥形体健壮,肌肉丰满。看它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信任。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