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导游词(集锦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内蒙古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蒙古导游词1广宗寺藏名“丹吉楞”,俗称南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境内,贺兰山西麓的一个山谷之中,距巴彦浩特镇东南23公里左右,该寺有6个属庙,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规模最大、名望最高的寺庙。由二十余座建筑群组成。其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富丽堂皇。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大经堂、黄楼寺等。其中供奉西藏第六世0—遗体宝塔的大殿称为“黄楼寺”。黄楼寺是一座两层楼阁的建筑,其前部为81间,后部为49间,全部用黄、绿色琉璃瓦砌成,极为富丽。据说,在这座殿内,除西藏0六世遗体而外,还保存着飞天人像化石、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金佛、唐文成公主的宝剑等珍贵历史文物。
广宗寺始建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是由班自尔扎布台吉之子阿旺多尔济遵照师父—六世0—遗愿所建。寺内共有大小庙宇15座,共20xx多间。庙与庙之间则配以吉萨(仓库)僧房。伙房内安有1吨多重的青铜铸锅,可容纳4吨多水。庙建成后,从超格图呼热庙(昭化寺)请来六世0遗体供奉在庙里,尊为该寺的第一代格根(—),名德顶格根。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阿拉善第三代王罗卜桑多尔济上报清廷理藩院,御赐用蒙、汉、满、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广宗寺”匾额(藏语名噶旦丹吉林),从而取代阿大希迈德里庙的原名。清道光年间进行了扩建,并把阿拉善第六代王爷囊多布苏隆的灵柩供奉在寺内。清穆宗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该寺在兵乱中被烧毁,光绪年间修复。现有庙宇、僧房70多间,并举行庙会。
广宗寺依山而建,高低参差错落,四面环山,松柏长青,溪流如带,风景十分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十六罗汉被迎请至汉地时,在此过夏安居而被记载於有关经书中,五世0的《十六罗汉礼供》,六世0的《阿拉善神祈供》以及章嘉国师若必多杰为广宗寺(南寺)所写的寺规《三学昌盛之日光》中都记载当时活动的情景。
南寺第二代葛根(—)图布丹嘉木苏在他《瞻卯山熏香祭》的前言中更是具体地写到“早在有法术的和尚将十六罗汉尊者迎请至汉地时,在贺兰山做过夏安居和在此地由居士达磨做施主的历史载於五世大宝所作的罗汉礼供圆满中。班禅一切知曾亲口作预言,那时罗汉作夏安居之地是现在的噶丹旦吉林的所在地,并明示达磨居士也是诞生於此寺沟内。据老人们说在特布克山顶有罗汉足迹,果然於今清晰可见。”据《六世班禅传》中记载,图布丹嘉木苏(即温都尔葛根)於一七六九年谒见过班禅巴丹益布,并授过—传录。上述引用的话,很可能是两人交谈时班禅所讲。这是南寺作为圣地而名扬佛教界的一个原因。
内蒙古导游词2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西部,距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经棚镇约90公里,保护区地跨达来诺日、达尔罕乌拉和阿其乌拉三个苏木,保护区的西北部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相邻,南部为小腾格里沙地的东段,西以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的边界为界,东距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80公里,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2′—117°00′,北纬43°11′—43°27′,总面积119413.55公顷。
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也是候鸟重要的集散地之一。因此,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湿地、沙地、草原及林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内蒙古高原上著名的内陆湖泊生态系统,遍布保护区全境的湖泊、河流、沼泽及湿草甸等构成了占保护区总面积35.8%的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它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起到了主导作用。保护区西北部的玄武岩台地及湖积平原上是宽阔坦荡的大草原,这里发育着内蒙古高原最具代表意义的栗钙土禾草草原。在保护区南部的小腾格里沙地上是别具特色的榆树疏林草原景观区,它是草原地带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在保护区东南部的波状沙丘中,沙坨地植被与湿地植被镶嵌分布,这里疏林、灌丛、草甸、植被及沼泽植被环状分布,从而构成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沙地草原景观类型。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现已查明有鸟类16目36科160种。在保护区内分布的国家重点动物中,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的鸟类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序列属A级—1的有:黑颧、丹顶鹤、白枕鹤、大鸨、玉带海雕、黄嘴白鹭等6种;属A级—2的有:灰鹤、蓑羽鹤、大天鹅等3种;属中国特有种B级的有:赤颈小天鹅、鸢、雀鹰、普通狂、白尾鹞、灰背隼、红角隼、黄爪隼、长耳号鸟 等11种。
保护区的涉禽、游禽的种类和数量在珍稀鸟类中占绝对优势,每当春秋两季,都会有几千只大天鹅和几百只白枕鹤、灰鹤、蓑羽鹤等在此栖息,另外还有几十只大鸨在该地区栖息繁衍。
该保护区有着多样的生态系统及丰富的珍稀物种资源。从景观生态系统看,保护区由北到南形成了玄武岩台地——湖积平原——湖盆低地——风成沙地依次排列的景观生态格局,与之相应的是台地平原及湖积平原植被——低湿地植被——沙地疏林草原植被的有序分布。另外,加上以达里诺尔为中心的湖群景观、以达尔罕山和砧子山等组成的山地景观,为丰富的物种资源提供了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区现已查明有鸟类160种,啮齿类15种,鱼类21种,浮游植物72种,浮游动物36种,底栖动物20余种,高等植物约434种。此外保护区境内还有几种小型兽类。
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物种资源吸引着当今中外的众多专家学者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游客前来考察、参观和旅游,并给每一位来访者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保护区既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又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场所。这里到处是景,到处是画面,来到这里,人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保护区的西部、北部的玄武台地和湖积平原上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观,这里绿草茵茵,百花盛开,牛羊在草地上漫步,蓝天与绿草间古朴的蒙古包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那首“蒙古人”歌中唱到的“蒙古包的缕缕炊烟,轻轻地飘向蓝天……”,使人真正感到蓝天离我们那样的近。
保护区南部的达尔罕山,绿树成荫,怪石林立,当你站在山顶可以一览保护区的全貌。南部是连绵起伏的小腾格里沙地,那里榆树疏林、丘间低地、大小不等的水泡镶嵌分布,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沙地草原景观。在达尔罕的西麓,是波光莹莹的达里湖,看上去真是海天一色,远处的砧子山好像浮在水面,山下湖边的柳灌丛和沙滩,是游泳、垂钓的最佳场所。
内蒙古导游词3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走入塞外名城呼和浩特。古语说得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希望我们今天参观的昭君墓,可以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昭君墓,蒙古语为特木尔。现在的昭君墓是70年代重新修筑的 ……此处隐藏6917个字……纪50年代曾发现印有“万石”字样的砖。
包头地区战国、秦、汉长城,多略呈方形,分布很有规律,所在位置一般都是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麻池古城正好面对昆都仑沟的南口,显然在军事上有重要地位。从面积上看,麻池古城的南北二城的面积都在650×650平方米以上,属县一级的城址。关于麻池古城是汉代的哪一县城这一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议。经专家认定:麻池古城的北城较南城早,与秦直道起点形制、布局相同的三个夯土台基也在北城,北城应为秦直道终点——九原城。它也是战国、秦、汉九原,汉五原郡治所。麻池古城的南城则是汉五原郡五原县城。
内蒙古导游词12星期日,我又一次来到了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和中山路交汇处的内蒙古博物院,这是我第三次来这里了,但是,这里的各种展品还是深深地吸引着我。在这里,我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体验了远古的神秘,明白了抗战的艰难,在这里,我受益匪浅。
神秘的远古自然——远古世界
我们先来到了“远古世界”展厅,这个展厅主要向游客们展示了远古时代的各种生物,比如说:恐龙、乌龟、猛犸象等。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锡林郭勒盟的查干诺尔出土的查干诺尔龙,这个恐龙身长26米,有12米高,重达40到50吨,是内蒙古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这条恐龙站在这个展厅中央的一块大石头上。由于体型巨大,它整整占用了两层展厅。它真是一个大块头啊,如果它还活着的话,那我们在它的眼里一定奇小无比。世界上竟然存在着这么大的动物,这真是一个奇迹。
神奇的太空世界——飞天神舟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飞天神舟”展厅,这里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的飞天之路。刚进展厅,我们便看到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飞船从内蒙古升空,航天员在内蒙古着陆。”由此可见,内蒙古在我国航天事业上的重要地位。这个展厅首先介绍了宇宙的形成,然后,又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各种飞行器,以及科学家们所付出的艰辛地努力。从祖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对接,祖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航天之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载着一颗颗卫星,带着一艘艘飞船飞上了广袤、无边无际的太空,它是祖国的骄傲,民族的自豪!那些辛勤工作的“幕后英雄”们,谱写了一曲飞天的乐章。
勇敢的成吉思汗——草原天骄
一提到成吉思汗,人们一定会想起毛泽东“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诗句。但是,当我来到“草原天骄”展厅,却看到了成吉思汗的勇敢、睿智和善于用人的一面。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成吉思汗的智慧和他的蒙古军队的强大。成吉思汗这个卓有见识的军事家之所以所向披靡,是因为他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军队;他之所以拥有最先进的武器,是因为他善于用人。他每攻下一个国家,就会把这个国家的能工巧匠留下来给他制造兵器,你说,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能不强大吗?成吉思汗这个聪明的军事家留下的,是惊人的智慧。
此次的内蒙古博物院之行,又一次开拓了我的视野,又一次丰富了我的知识,又一次增长了我的见识,使我受益匪浅!
内蒙古导游词13内蒙古的景区有呼和浩特,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包头。
内蒙古自治区北面邻蒙古和俄罗斯,东缘嵌着茫茫林海的大兴安岭,岭东南山麓西辽河平原,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内蒙古最吸引人的当属独特的自然风光,境内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以及上千个大小湖泊。其北部草原居全国牧场之首,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风光的好去处。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内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比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更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
内蒙古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境内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当召、席力图召等。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内蒙古导游词14美岱召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在呼和浩特至包头公路的北侧,东距包头市东河区约50公里的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明隆庆年间(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受封顺义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万历三年(1575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朝廷赐名福化城。西藏迈达里胡图克图于万历三十四年来此传教,所以又叫做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寺周围筑有围墙,土筑石块包砌,平面呈长方形,周长681米,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四角筑有外伸约11米的墩台,上有角楼。进入泰和门,迎面就是“大雄宝殿”,佛殿的墙壁上,有色彩斑斓的壁画,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南墙正中开设城门,并建有城楼,城门上嵌有明代扩建寺庙时刻的石匾额,上题“泰和门”。城内有顺义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楼院,还有供奉传为储藏三娘子骨灰的太后殿,骨灰储藏在殿内的檀香木塔中。殿内有明代绘制的壁画,画面上蒙古服饰的人物像中,有传为阿勒坦汗及夫人三娘子的画像,为内蒙古召庙壁画中独有的一处。
“玻璃殿”为3层楼房,是阿拉坦汗和三娘子接受朝拜的地方。在东北方,有座重歇山顶式建筑,这就是“太后庙”,亦称“三娘子庙”。
内蒙古导游词15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在乌中旗境内,与同和太牧场毗邻处,有一片由上千座天然石头组成的石林。石头有的像静卧的大象,有的像站立的兔子,有的像奔驰的骏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蚀而开成的天然景观,被称为“塞上奇石林”。石林区周围是京津地区沙源治理示范园区,地势平坦,绿草如茵,呈现辽阔草原气象。
它北靠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仅15公里,并直通中蒙边境甘其毛道口岸和中蒙184公里边线;东北邻近希热庙旅游区和阿其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东与德岭山水库、蒙古大营相邻、南连乌不浪口抗日烈士陵园;西与海—五公路毗邻,黑色路面联通110国道和京包、包兰铁路线,交通十分便利。石林区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里面伴生有马蔺、山丹花、针茅草等200余种野生植物资源,其间栖息着野鸡、野兔、石鸡等珍禽30多种。它没有南方石林那么娇小秀美,体现的是北方的粗犷、豪放、苍茫和辽阔。
四季分明,气候凉爽是理想的消夏避暑胜地,也是建设草原旅游风景区的理想场所。曾是《白马飞飞》、《铁骑》等多部影视片外景地。塞上奇石林位于乌中旗海流图镇南15公里的同和太牧场,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由上千座奇石组成的天然石林。该景区地势平坦,紧邻海流图至五原公路,曾是《白马飞飞》、《铁骑》等多部影视片外景地。